这两年身边朋友都在琢磨养生,有人天天保温杯泡枸杞,有人跟着直播练八段锦,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里,藏着个特别接地气的法子——在家养中药,您可别以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年轻人在阳台上种中草药,可比绿萝多肉有意思多了!
前阵子去闺蜜家串门,发现她家飘窗上摆着几盆其貌不扬的绿植,仔细一问才知道,那盆叶子皱巴巴的是薄荷,开紫花的是金银花,还有几株长得像小麦苗的居然是麦冬。"现在流行中药盆栽啊",闺蜜边说边摘了两片薄荷叶给我:"早上摘的叶子最提神,泡水喝比咖啡健康"。
要说最适合家养的中药,薄荷绝对排前三名,这玩意儿简直是植物界的"小强",随便折根枝插土里就能活,记得上个月我妈把菜市场买的薄荷枝随手插花瓶里,结果两周后居然冒新芽了,夏天被蚊子咬了,掐片叶子揉出汁涂涂,清凉止痒比风油精还管用,不过要泡茶的话,得选叶片肥厚的品种,那种细长的猫薄荷虽然好养,但味道冲得能熏晕猫主子。
金银花算是中药界的颜值担当,春天开花时满藤银白变淡黄,摘几朵晒干泡茶,清热解毒还带着股子清甜,我家阳台那棵是去年扦插的,今年已经爬满防盗网,关键是这花不用精心伺候,夏天暴晒也不怕,花期从五月能开到霜降,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及时修剪,不然藤蔓疯长会把窗帘架子都缠上。
要说最"懒人友好"的,当属艾草,这玩意儿在花盆里就能长得油绿发亮,隔三差五浇点淘米水就行,端午节做香囊时揪几株,晒干捣碎往布袋里一塞,比商场买的驱蚊包管用多了,去年流感高发期,我妈天天用艾叶煮水拖地,整个屋子都是草药香,别说还真没人感冒。
养中药最怕就是放坏了,老张头教我个土法子:陈皮得挂在通风处阴干,不能晒也不能捂,否则容易发霉,当归这类根茎类药材,洗干净后拿纸巾包着放冰箱冷藏,随用随取,我家现在存药都学聪明了,在收纳盒里放几粒花椒防虫,比买那些化学干燥剂强百倍。
现在年轻人玩出新花样,把中药养成手机壁纸,有人专门拍自家养的石斛开花,有人在阳台搭迷你百草园,上周刷到个视频,姑娘用罗汉果壳当花盆养多肉,这脑洞也是没谁了,其实细想想,祖辈们房前屋后种药草,不过是把生活过成了艺术。
家养中药也有讲究,像何首乌这种带毒性的,最好别种在室内,种植三七得用沙质土,不然容易烂根,最保险的是买成品苗,某宝上几块钱一盆的鱼腥草,浇点糖水就能爆盆,要是嫌麻烦,至少养盆麦冬,这绿油油的"万年青"可是润肺止咳的好手。
说到底,在家养中药不是赶时髦,而是把老祖宗的智慧融进日子,就像外婆说的:"门前种棵紫苏,蚊虫不扰;窗台摆盆茉莉,理气安神",这哪是简单的种植?分明是把四季养生刻进了烟火日常,下回您要是看见邻居家阳台晒着当归,千万别奇怪,这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