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肚子像揣了个气球""每天放屁多到尴尬",一问才知道都是被结肠炎胀气折磨得够呛,这毛病看着不起眼,发作起来真能逼疯人,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医调理结肠炎胀气的那些事儿,全是干货,建议先收藏再细看。
要说这结肠炎引起的胀气,西医叫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归为"腹痛""泄泻"范畴,别看西药能快速止泻,但遇到反复发作、腹胀如鼓的情况,不少人还是更信老祖宗的方子,去年门诊碰到个开出租车的老张,捂着肚子进来第一句话就是:"大夫快救救,我这屁股冒气比出租车计价器跳得还勤!"
其实中医对付这种胀气有绝招,关键要找准病根,老张这种情况属于肝郁脾虚型,典型症状就是一紧张就肚疼跑厕所,放屁多了反而舒服点,给他开的痛泻要方加减,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几味药,喝三天就见效,不过要断根还得配合情志调理,毕竟出租车司机天天堵在路上生闷气,这肝气郁结才是病根。
说到具体方子,最经典的当属四君子汤打底,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这四位"君子",专治脾胃虚弱导致的腹胀便溏,有次遇见个白领姑娘,整天外卖奶茶搞坏了肠胃,舌苔白腻得像糊了层浆糊,在四君子基础上加了砂仁、木香,一周就把她那"发酵肚"给消下去了,不过这类方子得趁热喝,凉药伤脾反而坏事。
要是碰上晨起必泻、天冷加重的五更泻,就得请出"肠道暖宝宝"附子理中丸,去年大雪节气接诊的李大爷,肚子咕噜响得像煮开水,裤腰松了两扣还是勒得慌,生姜红枣水送服中成药,配上艾条灸足三里,三天就把他十年的老寒胃治服了,不过这类温热药夏天得慎用,不然容易上火。
现在年轻人流行的"暴食型胀气",多半跟饮食不节有关,前阵子有个直播吃播主播来看诊,胃镜显示十二指肠淤滞,肚子胀得像个皮球,给他开了保和丸加枳实导滞丸,山楂、神曲、莱菔子这些消食大将全上阵,特别嘱咐他直播前嚼点炒麦芽,比吃健胃消食片管用多了。
除了吃药,日常调理才是王道,推荐大家学学"揉腹功",每天早上顺时针揉丹田穴100圈,晚上逆时针再揉100圈,有个退休教师坚持三个月,多年便秘带胀气的问题明显改善,饮食上要记住"三宜三忌":宜小米粥、山药羹、蒸苹果;忌牛奶、豆浆、生冷啤酒,特别是乳糖不耐受的人,喝完牛奶胀气翻三倍。
最后说个冷知识:长期胀气可能暗藏大问题,去年碰到个中年老板,总说应酬喝酒后胀气,一查竟是胰腺癌早期,所以如果出现体重骤降、黑便、持续疼痛,千万别硬扛,该做肠镜就别犹豫,中医调理虽好,但器质性病变还是得靠现代医学手段。
对付结肠炎胀气,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寒湿型的要温中化湿,湿热型的需清热利湿,气滞型的当行气导滞,与其在网上瞎搜偏方,不如找靠谱中医师望闻问切,记住任何方子都要根据体质调整剂量,就像炒菜放盐,多点少点味道差千里,关注我下期教你们辨别舌象的小技巧,在家就能自测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