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中药材种植市场,藏在黄土高原里的绿色金矿

一归堂 2025-05-02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老张,你家那三亩黄芩今年又卖爆了吧?"在韩城市芝川镇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里,老李叼着烟卷跟邻居唠嗑,这样的对话最近成了当地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谁也没想到,这个藏在渭北旱塬沟壑区的小城,竟然靠着中药材种植闯出了条致富路。

要说韩城种药材的历史,能追溯到百年前,但真正形成规模,还是近十年的事,这里的日照时长年均2300小时,昼夜温差大,加上黄河泥沙冲积出的肥沃土壤,简直就是天然药圃,前年市里搞土地流转,后山赵家村直接把撂荒的坡地改造成了连翘种植基地,现在全村人均年收入涨了两万多。

眼下最火的当属黄芩、连翘、柴胡这三兄弟,特别是黄芩,在龙门镇已经形成了万亩种植带,老张家的黄芩去年卖到安徽亳州药材市场,每公斤足足比往年多赚8块钱。"现在都是订单农业,秋天还没播种,药商就带着定金来订了。"老张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收款记录,最新那条显示"XX药业预付30%货款到账"。

不过别以为种药材就是挖个坑那么简单,在桑树坪街道的现代农业园区,技术员小王正带着种植户学"新把戏"。"看这株黄芪,株距要保持20公分,深沟高垄才能防积水。"他指着试验田说,园区里还建起了组培实验室,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珍稀苗种,过去靠采挖野生的猪苓,现在能人工培育了。

最让药农们踏实的,是政府给兜底,市里专门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请来西北农林科大的专家团队驻点指导,去年霜冻害了不少幼苗,农业局连夜送来防寒膜,保险公司的理赔款三天就到账,现在连菜鸟驿站都开通了药材寄递专线,当天采收的鲜货第二天就能送到西安的制药厂。

市场里最热闹的是每月逢五的集日,来自安国、玉林的药商开着冷链车直接收购,电商区的主播们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看这纹路,正宗的韩城黄芩!"去年"双11",本地商户通过抖音卖出去800多吨药材,快递单打包装盒都用了两吨纸壳。

当然也有烦心事,前年黄芩价格坐过山车,从每公斤28块跌到16块,吓得不少新农户砍了苗,后来协会牵头搞了"价格保险",药农吃下了定心丸,现在大家都学精了,跟着龙头企业种订单,或者自己注册商标做深加工,西庄镇那家艾草加工厂,把艾绒做成养生枕,通过跨境电商卖到了东南亚。

站在澽水河大桥上远望,层层梯田里药苗随风起伏,像给黄土高原铺上了绿地毯,这个曾经靠煤吃煤的城市,如今在中药材种植市场上找到了新活法,最近又有好消息,科技部把韩城列入"秦药"特色产业基地,听说要建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老张们又在盘算着扩大种植面积,毕竟在这片土地上,中药材真的成了摇钱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