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阿胶是中药还是保健品啊?"上周陪老妈去药店买阿胶,她盯着柜台里棕黄的胶块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店员支支吾吾说了半天,倒把我说得云里雾里,回家查资料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对阿胶的身份定位都有误解,今天就带大家捋清楚这个千年滋补品的真实属性。
揭开阿胶的身世之谜 要说阿胶是不是中药饮片,得先看看它的出身,这玩意儿最早能追溯到《神农本草经》,人家正经被列入上品药材名录,传统做法是用驴皮经过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靠汁、打沫、过滤、沉淀、凝胶等二十多道工序,关键是要在冬至到春分这段时间熬制,取"冬病夏治"的天地阳气。
我特意问过老中医,他们说正宗阿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得是整张驴皮(不是马皮骡皮),第二要用东阿地下水,第三必须经过九蒸九晒的炮制工艺,现在市面上很多标着"即食阿胶糕"的产品,其实就像方便面和手擀面的区别,加工工艺完全两码事。
中药饮片VS中成药的世纪之争 有朋友可能会问:"既然药店把阿胶放保健品区,难道不算保健食品?"这里就要说到中药行业的潜规则了,按《中国药典》规定,经过净制、切制、炮炙等加工的中药材才算饮片,阿胶虽然不需要切片,但熬制过程完全符合炮制规范,应该归为饮片类。
不过现实很骨感,很多商家为了走量,把阿胶做成即食膏方、速溶粉剂,这时候就属于中成药范畴了,举个栗子:北京同仁堂的阿胶原块属于饮片,但同样的原料做成阿胶枣就成了普通食品,关键看有没有国药准字批号,外包装标注"OTC"的就是药品级饮片。
药店不会告诉你的选购秘诀 上周走访了6家药店发现门道:真正符合药典标准的阿胶都锁在处方柜里,需要执业药师指导购买,那些摆在货架上的"阿胶制品"八成是食品批号,记住这三个鉴别点:
- 看执行标准:药字号是国药准字Z开头,食字号是SC开头
- 闻气味:真阿胶有轻微胶香,假货会有刺鼻化学味
- 测硬度:好的阿胶夏天不软粘,敲碎断面光滑如镜
特别提醒中老年朋友,别被"滋阴补血"的广告词忽悠,正宗阿胶性滋腻,脾胃虚弱的人直接吃可能拉肚子,建议打成粉后每天3-5克,用黄酒或温水送服,去年邻居王阿姨图省事买阿胶糖,结果血糖飙升住院,这种教训真不少。
说到底,阿胶既是承载千年智慧的中药饮片,也是被现代商业改造的消费品,咱们老百姓要买前一定要睁大眼睛,认准蓝帽子标识和药监局备案信息,毕竟吃进嘴里的东西,可不能光看包装盒漂亮,下次再去药店,记得跟店员说要"药典标准阿胶块",这才是正儿八经的中药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