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草的根是中药吗?挖开草丛找答案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路边这丛兰花草,根能入药吗?"上周蹲在小区花坛边刨土的王大爷,攥着一把白生生的根须问我,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总看见她把晒干的草药根泡在酒坛里,今天咱们就唠唠这看似普通的野草,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藏在土里的"隐形宝藏" 要说兰花草,南方的朋友肯定不陌生,这种学名叫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的植物,在房前屋后、溪边林下悄悄生长,它开紫白色小花,叶片带着淡淡香气,但最值钱的其实是埋在土下的部分——粗壮的白色根茎,老辈人管它叫"土高丽参",可不是瞎叫的。

去年我在中药市场转悠,发现干货摊位摆着两种相似品,摊主老李指着节疤明显的根须说:"这是正宗的佩兰根,闻着有股子薄荷混着蜂蜜的甜香。"他随手拿起另一捆发黄的根:"这个是薰衣草根,香味冲得很,价格差三倍呢。"原来行家辨药靠的是鼻子和眼力。

本草纲目里的千年秘方 翻翻县志馆尘封的《草木便方》,1947年版明确写着:"佩兰根性温味辛,祛风湿、利关节,捣烂敷跌打损伤。"更有意思的是民间偏方,隔壁张婶每到梅雨天,就用新鲜根煮水擦腿,她说这比膏药管用,不过中医科的小刘医生提醒:"现在多用于配伍,单用要谨慎。"

现代实验室里,科研团队从佩兰根提取出三种活性成分:熊果酸、β-谷甾醇和挥发油,这些物质在小白鼠实验中显示出抗炎镇痛效果,但距离成药还有段路要走,就像老中医说的:"是药三分毒,草根虽好莫贪多。"

采挖时节里的门道 清明前后,山民们会带上竹篓进山,有经验的老药农专挑向阳坡地,用小锄头小心挖取三年以上的老根。"要选指头粗的,带黄色须根的药效最佳",村头陈郎中边说边演示,新鲜根要剪去毛须,沸水焯过再晒干,这样保存三年都不坏。

不过现在城里绿化带喷农药,山里的又被游客乱采,真正野生的好根越来越稀罕,中药材市场的老周告诉我,现在人工种植的占八成,价格从十年前每公斤80元涨到260元,看来这藏在土里的宝贝,也经不住过度挖掘。

厨房里的养生妙用 别看是药材,佩兰根在吃货眼里另有乾坤,贵州山区有道特色菜"雷公根炖鸡",用的正是这种白根,当地餐馆老板教了我一手:先把鸡块炒出油,加姜片爆香,再放根须焖煮,起锅时汤色如琥珀,鸡肉透着草本清香,据说能驱寒除湿。

不过要当心!有人把断肠草根当成佩兰根误食,两者最明显区别是断面颜色,佩兰根掰开是乳白色,断肠草泛黄绿,急救中心张护士说,每年雨季都有采药人中毒,切记"不明不采,生疑不食"。

阳台上的养生实验 要是您想在家试试,花盆里种佩兰最合适,这植物泼辣得很,剪段根埋土里就活,我去年在泡沫箱种了株,浇淘米水长得旺,秋天挖出的根足有手腕粗,泡在白酒里三个月,擦风湿关节真见效,不过皮肤科赵医生说,过敏体质要慎用,最好先在手腕内侧做测试。

现在回头想想王大爷的问题,答案显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这不起眼的根须,承载着千年本草智慧,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下次看见路边兰花草,您会不会也蹲下来,仔细看看这些默默生长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