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贫血的中药怎么煎?掌握这5个关键点,药效翻倍不浪费!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总感觉头晕眼花、浑身没劲,去医院检查说是贫血,老中医给开了几副补血中药,可拿回家看着砂锅里的草根树皮犯了难——这补气血的中药到底该怎么煎?别急,我特意请教了中医院老药师,把煎药的窍门都给大家捋清楚了,原来煎药不是简单的"煮开水",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煎药前的准备功夫 很多人拿到中药就急着下锅,其实预处理特别重要,像红枣、枸杞这些带核的药材,最好用剪刀剪开个口子,不然药性憋在里头出不来,含淀粉多的山药、茯苓要提前泡2小时,否则容易糊锅,最麻烦的是阿胶、鹿角胶这类膏状药材,必须用黄酒或者热水单独烊化,直接扔锅里会粘成一团。

选对煎药器具 千万别图省事用不锈钢锅!我当初随便拿个铝锅煮,结果被老妈骂得狗血淋头,现在家里专门备着粗陶药罐,这种透气性好的器皿才能把药材的活性成分慢慢释放出来,实在没有的话,不锈钢盆勉强能用,但千万不能用铁锅,否则药液变黑还伤胃。

浸泡药材有讲究 抓回来的中药别急着煮,要先用冷水浸过面,夏天泡1小时,冬天延长到2小时,让药材充分吸收水分,特别是当归、党参这些质地硬的根茎类,泡透了才能煎出有效成分,但注意别用热水泡,否则药材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反而影响药效释放。

火候把控是门艺术 煎药就像煲汤,急不得躁不得,第一遍煎药一定要用凉水,水面没过药材2厘米左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保持"咕嘟咕嘟"的沸腾状态但不溢出,补气血的中药多是滋阴药材,一般要煎40-60分钟,第二遍加水没过药材即可,煎20分钟左右,两次药液混合才能保证浓度均匀。

特殊药材特殊处理 有些药材需要"另辟蹊径",像熟地黄这种滋腻的药材,要单独先煎30分钟再下其他药,含挥发油的薄荷、砂仁得等关火前5分钟才下锅,不然香气跑光了,最麻烦的是鳖甲、牡蛎这类贝壳类,得先用榔头敲碎,提前煎2小时才能把钙质熬出来。

煎药细节决定成败 煎好的药汤要及时倒出,别在锅里焖着,发现药液少于200ml要加开水续煎,但最多只能煎三次,过滤药渣时要用纱布挤干净,这些残渣里还吸附着不少药汁,煎糊的药千万别舍不得倒,焦糊成分会产生有害物质,整锅药都得报废。

服用方法有门道 补血中药讲究"温服",早上空腹喝吸收最好,晚上睡前喝会影响睡眠,如果医生开了阿胶,记得把烊化的阿胶汁单独存放,喝前搅进热药汤里,药凉了千万别喝冷的,必要时可以隔水温热,但禁止用微波炉加热破坏药性。

常见误区要避免 有人觉得药越浓越好,拼命熬煮到只剩一小碗,其实过度浓缩反而导致有效成分沉淀,还有人怕浪费把头煎二煎混着喝,殊不知不同时段的药效差异大,最坑的是把中药当茶喝,连续煎服超过两周可能会伤肝肾,必须遵医嘱定期复查。

搭配食疗效果佳 单靠吃药不够,还得会吃,红枣每天吃5颗就够了,过量容易滞气,黑芝麻要炒熟磨粉,早上拌粥喝,最经典的是当归生姜羊肉汤,每周喝两次,补血又暖胃,但注意别同时喝茶喝咖啡,里面的鞣酸会让药效打折。

特殊人群要注意 孕妇喝补血药要去掉红花、桃仁这类活血药材,更年期女性如果出现燥热,要加麦冬、石斛平衡,小孩子贫血药量要减半,煎药时间缩短到30分钟,糖尿病患者更要监测血糖,某些滋补膏方会影响控糖。

最后唠叨一句,中药调理贵在坚持,我喝了两个月中药,现在爬楼梯终于不喘了,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煎药方法还是要听开方医生的指导,记住这些基本原则,至少能让咱们辛辛苦苦抓来的中药发挥最大效用,别再让几千块的药材白白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