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去中药店抓药,总能看到处方单上写着"赤芍10克""白芍15克",可您仔细瞅过没有?这名字里带"芍"字的中药,怎么还分红色白色?今儿咱就掰扯掰扯中药房里那些叫"X芍"的药材,看完您也是半个行家!
【一、芍药家族的双胞胎】 要说最有名的"X芍",非赤芍和白芍莫属,就像土豆和山药,虽然都带个"药"字,实则八竿子打不着,赤芍是毛茛科芍药野生品的根,而白芍是同科植物芍药栽培品的根,老话说"野草变家花",这一野一驯之间,药性可是天差地别。
赤芍就像个急脾气的侠客,擅长活血化瘀、清热凉血,跌打损伤时大夫开的活血汤里必有它,痛经量少的姑娘也得靠它通经活络,那颜色红得发棕的断面,活脱脱像是凝住的淤血。
白芍则是温柔的江南女子,经过沸水煮透、硫磺熏蒸后,性情温和了许多,它能养血柔肝,专治月经不调、胁痛腹痛,您瞧那白芍切片,白生生带着琥珀光泽,活像月光浸过的玉片。
【二、道地药材里的门道】 老药工常说"杭白芍,川赤芍",这话可藏着大学问,浙江产的白芍最是地道,安徽亳州、四川中江的也不赖,您要是看见药房标着"杭白芍",那准是挑过筋脉的上等货。
川赤芍更有讲究,得是四川野生品才够劲道,不过现在野生资源少了,药房里多是内蒙赤芍顶替,您要是懂行,抓药时不妨问问药师:"这赤芍是川货还是蒙货?"保准把人问愣住。
【三、药房里的"芍药兄弟"】 除了赤白二芍,还有些带"芍"字的冷门药材,比如草芍药,是牡丹科草芍药的根,东北山里头采的,能祛风湿利关节,再如毛叶芍药,长在新疆戈壁滩,当地牧民用它治牲畜腹泻。
不过这些小众货在普通药房少见,倒是有些游医会打着"祖传秘方"的旗号用它们,您要是遇见开方子里写了"川赤芍""杭白芍"之外的芍药,可得留个心眼——要么是医生有独门绝技,要么就是故弄玄虚。
【四、厨房里的芍药养生经】 别看芍药都是药材,其实也能入膳,春天摘点芍药花苞,和冰糖腌渍做成芍药酱,对付春困比咖啡管用,秋冬季炖羊肉汤时丢几片白芍,既能解腻又能预防上火。
不过可别贪嘴!白芍性寒,脾胃虚寒的千万别当零食吃,倒是赤芍泡酒倒是不错,50度白酒泡两周,每天喝一小盅,对关节炎老毛病有奇效。
【五、辨别真假有妙招】 市面上常有奸商拿其他根茎冒充芍药,记住这几个窍门:赤芍断面有放射状纹理,闻着有股生涩味;白芍质地硬脆,咬起来发粘,要是看见特别白净的白芍,准是硫磺熏过了头。
最保险的办法是尝滋味,赤芍嚼着苦中带酸,白芍则是淡淡的甜味,下次抓药时不妨偷偷尝一小块(注意别被药师看见!),立马就能辨出真假。
【六、古今用药智慧谈】 张仲景的桂枝汤里用白芍,那是看准了它能缓解肌肉痉挛,华佗的麻沸散据说也有赤芍,用来麻醉止痛,如今这些经典方子还在用,足见古人智慧。
不过现在有些新派中医玩出花样,拿赤芍外敷祛痘,用白芍粉做面膜,虽说有点偏方乱治的意思,倒也算古法新用,您要是胆大,不妨试试这些民间土方。
说到底,赤芍白芍这对药坛鸳鸯,一个刚烈似火,一个温婉如水,记住这个口诀:"瘀血疼痛找赤芍,肝郁腹痛用白芍",基本就不会抓错药,下次去中药店,您也是能跟老师傅侃两句的明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