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养生必看!超全中药煲汤指南,润燥养颜喝出好气色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一场秋雨一场寒",最近菜市场里莲藕百合开始堆成小山,超市货架上的红枣枸杞也悄悄摆到了C位,老广们常说"秋天一碗汤,不用医生帮",但面对琳琅满目的中药材,很多人站在药房柜台前还是犯了难:这黄芪当归该放多少?西洋参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其实秋天煲汤的学问都在于"润"字诀,中医讲究"秋冬养阴",经过炎夏的身体就像块晒干的海绵,急需滋阴润燥的滋养,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五位当季明星药材,手把手教您搭配出养生又美味的时令靓汤。

【沙参玉竹:干咳星人的救星】 上周邻居王阿姨抱着冰糖炖雪梨来找我,说咳嗽半个月都没好,我翻看她家药箱,果然缺了这对黄金搭档,北沙参像牛奶糖棍般清甜,玉竹切开是透明的胶质,两者搭配就是天然的润肺喷雾,试试用它们炖排骨:砂锅里放3克姜片铺底,20克沙参玉竹泡发后连排骨一起下锅,大火滚开转小火慢炖两小时,起锅前撒盐就够鲜,特别提醒鼻炎患者,这个组合能缓解晨起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

【石斛麦冬:熬夜党的护肝神器】 写字楼的Linda总说自己是"手机僵尸",凌晨两点还在追剧,我给她开了个食疗方子:铁皮石斛5条(约10克)配上麦冬10粒,加瘦肉炖汤,石斛挑茎杆粗短的,麦冬选表面泛黄的野生款,记得把瘦肉焯水去腥,隔水炖盅小火慢煮三小时,汤色会呈现琥珀般的透亮,连续喝两周,同事都说她黑眼圈淡了,其实是肝肾得到滋润的表现。

【芡实茯苓:水肿体质的隐形内衣】 上周末去湿地公园采风,摄影师小陈总跑厕所,我翻他背包发现全是薯片饼干,当即推荐芡实茯苓汤:炒过的芡实要敲碎外壳,茯苓切成硬币厚度,和赤小豆一起焖烧,重点在先用油锅爆香姜片,再下药材翻炒出香气,加水没过食材后转高压锅20分钟,这个搭配既能健脾祛湿,又能补充植物蛋白,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

【党参当归:怕冷姑娘的暖手宝】 闺蜜小雅每到生理期就手脚冰凉,今年我给她备了新配方,取党参15克切斜片,当归头10克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和乌鸡一起入砂锅,秘诀是放8颗去核红枣,既中和药味又补气血,注意当归要选切片完整的,煮到鸡肉脱骨时加盐,汤面浮着金灿灿的油花,喝完整个下午都暖洋洋的。

【熟地黄精:脱发青年的秘密武器】 程序员表弟总抱怨洗头掉一把头发,我给他寄了袋九蒸九晒的熟地黄,这种黑褐色药材要提前泡软,搭配同样黏腻的黄精块,再加点黑豆黑芝麻,用电炖锅预约晚上熬煮,早上起来撇去浮沫,会发现汤渣都熬出了丝绸光泽,坚持喝一个月,不仅头发变浓密,连指甲月牙都多了几个。

煲汤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药材投放顺序大有讲究:根茎类要先下,花叶类中途放,挥发性强的薄荷香菜最后撒,火候控制更是关键,肉类汤要用砂锅文火慢攻,蔬菜汤则适合陶瓷煲快煮,最易被忽视的是水量,药材与水的比例保持在1:5最出味,中途添水必须用开水。

特别提醒三类人:高血压患者慎用人参类大补药材;痛风病人少喝老火肉汤;体热者别碰花椒八角等燥热调料,建议每周喝两次药膳汤,搭配新鲜时蔬食用效果最佳,记住我们的养生口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应季而食才是王道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