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中药方子里写的枣皮到底是啥?是大红枣剥下来的皮吗?"上次陪老妈抓中药时我的疑问,没想到老中医听到后乐了:"小姑娘,这枣皮啊可大有讲究!"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迷糊的中药知识点。
药房里的"枣皮"到底藏什么玄机? 走在中药房总能看到标着"枣皮"的药材罐,但凑近看会发现里面的"枣皮"根本不是我们吃的红枣,这些深褐色的椭圆形小果子,其实是山茱萸的干燥果肉!老中医告诉我,《中国药典》里白纸黑字写着:山茱萸别名就叫"枣皮",这称呼从明朝就开始用了。
红枣VS山茱萸:长得像不代表是一家人 我特意买了新鲜山茱萸对比,发现虽然都是红彤彤的果实,但差别可大了:
- 个头:红枣像小灯笼,山茱萸只有枸杞大小
- 果核:红枣核两头尖,山茱萸核扁得像月牙
- 果肉:红枣吃起来脆甜,山茱萸肉厚带涩味 最有意思的是,古时候药铺伙计会把山茱萸果肉剪成菊花状晾晒,远远看着确实像枣皮,这才有了这个误会千年的名字。
药效大不同:别把补药当零食吃 上个月邻居王阿姨把山茱萸当蜜饯吃,结果闹肚子,这让我意识到搞清楚两者区别有多重要: √ 红枣:补中益气的温补品,含糖量高(每100克28克) × 山茱萸:收敛固涩的药材,含有8种鞣质成分 我在省中医院查到数据:山茱萸水煎剂对肠道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过量服用确实会引起便秘或腹泻,而红枣每天吃10颗是养生,吃50颗就可能上火。
厨房里的"枣皮"妙用 虽然不能直接当红枣用,但山茱萸在药膳里可是宝贝,我跟着老中医学了两招:
- 山茱萸粥:10克泡软后和大米同煮,特别适合夜尿多的长辈
- 五味子茶:配枸杞、冰糖冲泡,对经常用眼的上班族超友好 注意!新鲜的山茱萸含有熊果酸,直接吃会刺激喉咙,必须经过炮制(蒸熟晒干)才能入药,这点和红枣直接吃完全不同。
药店避坑指南:认清三个关键点 买药材时记住这个口诀:"观其色,闻其味,触其身":
- 真枣皮(山茱萸):表面紫红色,断面有油性,闻着微酸
- 假枣皮:颜色发灰,捏着发硬,可能有硫磺熏过的痕迹 去年315晚会曝光过某网店用染色山楂冒充山茱萸,大家买药时记得索要检验报告,正规厂家的山茱萸包装上都会标注"豫西萸肉""杭萸肉"等道地产地。
那些年我们误会过的中药名 其实中药里这种"名不副实"的药材还不少: • 金银花:不是金花银花混合,而是忍冬科植物未开放的花蕾 • 胖大海:不是海产品,是梧桐科植物的种子 • 川断:和四川没关系,是狄姓采药人的祖传秘方 下次抓药时不妨多问问药师,说不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中药冷知识。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吧?中药里的"枣皮"其实是山茱萸的果肉,和咱们吃的红枣八竿子打不着,不过知道这个不算本事,关键是要会用——体虚多汗的人适合用山茱萸煲汤,而气血不足的更适合直接吃红枣,最后提醒一句:药材虽好,也要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