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玉竹产地收购价大跳水!种植户含泪甩卖,背后原因藏不住了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8 0
A⁺AA⁻

"老李,你家玉竹今年卖多少钱一斤?"村口小卖部前,两个满腿泥巴的药农正对着手机叹气,屏幕上跳动的收购价数字,像根针扎进了种了十几年玉竹的老李心里——去年还卖到28元/公斤的鲜货,今年直接砍到8块钱,连化肥钱都兜不住,这场发生在湖南、贵州、广西各大玉竹产地的价格雪崩,正悄悄改写着无数药农的命运。

从"软黄金"到"烫手山芋":玉竹价格断崖式下跌

玉竹这味滋阴润燥的中药材,曾因养生热潮身价倍增,在湖南隆回小沙江镇,往年这个时候,载满玉竹的货车排着队等收购商验货,可如今镇上最大的交易市场冷清得能听见苍蝇飞,堆成小山的玉竹片蒙着灰,老板们蹲在板凳上抽闷烟。

"去年这时候早该抢订完毕的玉竹,现在半价都难找接盘侠。"做了二十年药材中介的王经理翻开手机相册,里面存着去年此时装满玉竹的仓库照片,"你看现在库里还剩三分之二,都是等着贱卖的货。"数据显示,2023年各主产区玉竹统货收购价较去年同期暴跌65%-70%,从巅峰期的32元/公斤跌至不足10元关口。

三把刀架在玉竹脖子上:天灾人祸连环暴击

在贵州黄平县的种植基地,老周扒开枯黄的玉竹叶子,露出底下发蔫的根茎:"从清明到现在就下过两场像样的雨,这土干得能点烟。"持续干旱让本该粗壮的玉竹长得像细筷子,亩产直接腰斩,更致命的是,隔壁县突然冒出上千亩新种玉竹,供大于求的阴影笼罩整个行业。

药商老陈指着手机里的期货曲线直摇头:"三七、黄芪这些兄弟品种都在涨,唯独玉竹被按在地板上摩擦。"原来前几年玉竹价格疯涨时,大量资本涌入种植领域,湖南某县甚至出现"拔玉米改种玉竹"的奇观,三年后的集中上市,撞上经济形势疲软导致的消费萎缩,药店采购单直接砍掉四成。

产业链上的生死博弈:中间商比药农更焦虑

在广西永福的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声里飘着股焦糊味。"烘干温度调低两度!"老板扯着嗓子吼工人,"现在客户压价压得凶,品相稍差就直接退货。"原本能赚差价的中间商,现在成了夹心饼干,既要哄着药农降价出货,又得贴钱做精加工才能勉强保住客户。

更魔幻的是,某些产地出现"越卖越亏"的怪圈,云南某合作社负责人算账:请人工采挖成本涨到5元/公斤,运输费又吃掉2元,加上前期投入,最后卖给收购商的7元/公斤根本覆盖不了成本。"现在每卖一吨亏三千,但不卖连冰箱都塞满存货。"说着他踢了脚仓库里积灰的玉竹包装袋。

破局之路在哪里?老药农开始绝地求生

面对寒潮,聪明人已经开始转型,四川遂宁的赵大哥把十亩玉竹地改种了黄精:"虽然黄精要三年才有收成,但价格稳当,总比血本无归强。"更多药农选择"两条腿走路",留够自家食用的玉竹,剩下的加工成玉竹茶、玉竹膏在电商平台零售。

深加工企业则在危机中嗅到商机,某制药厂技术员透露,他们正在研发玉竹多糖提取技术,"把几毛钱一斤的边角料变成保健品原料,利润能翻几十倍",在拼多多、抖音直播间,现炖玉竹银耳羹成了新晋网红产品,产地直销模式让利刃砍向中间环节。

明年会更惨?三大信号预示行业拐点

站在2023年的尾巴上,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明年行情,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的分析师指出:"目前库存已消化大半,加上极端天气导致新苗成活率低,明年减产概率超八成。"更关键的是,新版药典即将实施,对硫磺熏蒸的严控将淘汰大批劣质货源,品牌药企已经开始布局有机种植基地。

但对于普通药农而言,这个冬天格外难熬,湖南小沙江镇的夜晚,总能看到三轮车拉着玉竹悄悄停在收购站门口——药农们不敢白天卸货,怕邻居知道自家卖了低价。"再坚持半年吧。"老李摩挲着手机里农业银行的催款短信,"等开春把最后三亩改种金银花,再也不碰这要命的玉竹了。"


后记:当我们在药店买下那包养阴清肺的玉竹时,或许不会想到它经历过怎样的惊心动魄,这个承载着千万药农生计的小小根茎,正在产业链的巨浪中浮沉,而那些活下来的参与者,终将学会在风雨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