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身上突然长了好多红疙瘩,又痒又疼,去医院一看是毛囊炎,这种藏在毛孔里的小炎症,西医开药膏见效快但容易反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调理妙方。
先给大家看个典型案例:邻居王姐前阵子脖子后面总冒红痘痘,刚开始以为是上火,涂了红霉素软膏好两天又卷土重来,后来她找到我们巷尾的李中医,人家把脉后开了个方子,喝汤药加外敷,两周就平复了,关键这半年都没再复发,她说现在洗头时特意避开刺激性强的洗发水。
说到毛囊炎的根源,中医认为多是体内湿热毒邪作祟,就像梅雨天墙壁发霉,光擦掉表面霉斑没用,得把墙根晒干了才行,那些反复发作的朋友,八成是湿气重+作息乱导致的毒素堆积。
第一个基础方适合轻度患者: 金银花15g + 野菊花10g + 蒲公英20g 这三味都是清热解毒的高手,像消防队灭火一样给身体降温,每天当茶泡水喝,连续三天就能感觉到红肿消退,记得别放糖,蜂蜜都别加,原味才有效。
要是碰上肿得像小火山还带白尖的严重情况,就得上猛药组合: 黄连6g + 黄柏10g + 苦参8g 这三兄弟专治湿热毒疮,不过口感确实苦得让人皱眉,建议煮成浓汁晾凉后,用棉签蘸着直接涂在患处,早晚各一次,注意千万别喝下去,这是外用配方!
特别要说下油性皮肤朋友的救星方: 土茯苓30g + 薏苡仁20g + 生地15g 这个组合既能祛湿又能养阴,特别适合前胸后背爱出油还长痘的人群,每周喝三次,配合清淡饮食,坚持一个月能明显感觉皮肤透气了。
熬药有讲究:所有药材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咕嘟20分钟,倒出的药液分成两份,早上空腹喝一份,晚上睡前喝一份,药渣别浪费,装布袋里敷在患处,温热效果更佳。
但要特别注意:孕妇、哺乳期妈妈、肠胃特别差的朋友,还有正在吃其他药物的,一定要先问过大夫再试药,去年有个小伙子自己乱配药喝到拉肚子脱水,这就是典型教训。
日常防护比吃药更重要:
- 洗澡水温别超过40度,热水会打开毛孔刺激发炎
- 贴身衣物选纯棉透气款,化纤材质闷着最伤皮肤
- 忌口期间远离烧烤火锅,连韭菜洋葱这类"发物"都要少吃
- 枕头套每周换洗,螨虫最爱躲在头油里扎营
最后说句大实话:毛囊炎就像家里漏水,光用盆接水不行,得找到漏水点修好,反复发作的朋友真要调整作息,别熬夜追剧吃夜宵了,实在顽固的肿块,该去医院切开引流就别硬扛,中西医结合才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