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药瓜楼4月行情暴涨背后,产业链暗战与资本博弈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老李,你这瓜楼种子再涨下去,我连育苗盆都买不起了!"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的老陈对着手机吼道,2017年4月,中药材圈里最热闹的莫过于瓜楼(注:瓜楼即瓜蒌,为统一表述后文均称瓜蒌)的行情,这个原本在中药配方里充当"配角"的藤本植物,突然成了市场里的"当红炸子鸡",价格像坐了火箭般往上蹿。

从"小透明"到"香饽饽":瓜蒌的逆袭之路

说起瓜蒌,老药商都记得它前几年的惨淡光景,这种靠果实、根茎入药的作物,在2016年时统货价格还徘徊在8-10元/公斤,药农种一亩地挣的钱还不够买双耐克鞋,可谁能想到,2017年开春后,瓜蒌就像被施了魔法,价格曲线陡得比黄山的迎客松还夸张。

"清明前还是12块,清明后直接跳涨到18块,眼瞅着端午节要破25块大关!"在河北安国做了二十年药材生意的老王,看着电脑屏幕上的K线图直嘬牙花子,他告诉记者,这种涨幅放在太子参、三七这些"明星药材"身上都不稀奇,可轮到瓜蒌这个"丑小鸭",着实让整个中药圈都惊掉了下巴。

天灾人祸齐上阵:幕后推手大起底

要说清楚这波行情,得从三月初的倒春寒说起,那会儿正值瓜蒌育苗关键期,皖北地区突然遭遇十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刚冒头的幼苗冻得直打哆嗦。"我们村三百亩育苗棚,起码毁了四分之一。"安徽太和县瓜蒌种植大户老张掰着手指头算账,"补种的种子价格半个月涨了三倍,这成本全得转嫁到药商头上。"

但这还只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真正让价格脱缰的,是四月初在药商圈子里疯传的"减产谣言",某知名药企在广西新建的GAP种植基地遭遇病虫害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后来证实只是局部地块受影响,但恐慌情绪已经像流感一样蔓延开来。"聪明人都看出来这是有人在故意放料。"老王眯着眼睛分析,"要不然怎么会那么巧,消息刚出来就有大资金进场扫货?"

资本围猎下的疯狂游戏

在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记者亲眼目睹了这场资本盛宴,戴着金链子的炒家们举着手机,操着各地方言在摊位间穿梭:"老胡,昨天说好的二十吨,今天必须给我锁货!""小王老板,再加五块钱我还要考虑考虑......"此起彼伏的报价声中,电子显示屏上的数字不断刷新着历史纪录。

"现在这行情,玩的就是心跳。"做了八年中药材期货的林经理向记者透露,从三月下旬开始,就有神秘资金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持续吃货。"他们根本不care短期涨跌,就等着把散户吓出局。"说话间,他的手机震动不停,某私募发来的询价信息还在不断闪烁。

产业链上的生死时速

在价格狂飙的背后,整条产业链都在经历着煎熬,安徽亳州的饮片厂老板们最近集体失眠——原料成本上涨速度比银行利息还快,可下游药企的订单价格早就签死了。"现在每加工一吨瓜蒌,就要亏两千块。"某不愿具名的厂商负责人私下抱怨,"但要是停产,明年客户就跑光了。"

更惨的是终端药店,在杭州某百年老字号药房,记者看到标价牌上的瓜蒌止咳丸价格纹丝未动,但采购经理却愁眉紧锁:"厂家说原材料涨价30%,可我们零售价要是敢提价,卫健委马上约谈。"这种上下游的价差矛盾,活脱脱上演了现实版"夹心饼干"。

疯狂之后的冷思考

当记者问起未来走势,多数业内人士都摇头苦笑。"现在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就看最后花落谁家。"老陈在电话那头长叹一声,"新货还有四个月上市,这段时间足够资本玩几轮过山车。"不过也有清醒的声音:江西某药企采购总监提醒,根据他们掌握的数据,全国瓜蒌实际库存量远超市场预期,"现在炒得越高,将来摔得越狠"。

夜幕降临时,亳州交易中心的电子屏仍在跳动,老王收起手机,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喃喃自语:"这瓜蒌啊,终究还是那个瓜蒌,变的不过是人心。"风起云涌的四月行情,恰似中药界的微型浮世绘,映照出资本躁动、产业困境与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