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山野里的养生密码!这些山字头中药你知道几种?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最近整理药柜时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好多中药材名字都带着"山"字,像是山里长出来的精灵,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姓"山"的中药界隐士,它们可都是调理身体的高手呢!

山茱萸:肝脾肾的"三栖明星" 这枚红彤彤的果实可是六味地黄丸里的核心成员,记得去年邻居王叔总冒虚汗,中医给开了山萸肉粥方子,用山药、粳米配着煮,连吃半个月果然见效,它最擅长固涩收敛,像沙漏里的细沙慢慢把元气兜住,特别适合熬夜党和产后妈妈。

山慈菇:深山里的"祛痘侠" 有次下巴长硬疙瘩,老中医给开了个奇怪方子:山慈菇磨醋捈,这土黄色的块茎别看丑,解毒散结是一把好手,现在年轻人爱拿它煮水当凉茶喝,不过体寒的朋友要悠着点,加点生姜中和才好。

山豆根:咽喉的"灭火器" 教师朋友包里总备着山豆根茶包,讲课多了嗓子冒烟时就泡一杯,这苦兮兮的根茎专治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就像给喉咙敷了层清凉的冰膜,不过别贪杯,过量容易伤胃,建议搭配甘草一起冲泡。

山柰:厨房里的"暖胃使者" 冬天炖羊肉汤时放几片山柰,整个屋子都飘着暖烘烘的香气,这长相酷似姜的小家伙其实是天然的胃肠保护剂,能驱寒暖胃,记得上次吃坏肚子,老师傅教我用山柰粉冲黄酒,喝下去果然舒服多了。

山莨菪:被误会的"高原守护者" 在西藏采风时导游特意介绍了这种耐寒植物,当地牧民用它治疗冻疮,虽然名字带"毒"字,但经过炮制后却是抗高原反应的好帮手,不过这货脾气烈,必须听医嘱使用,可别自己瞎折腾。

这些带"山"字的药材就像山林间的草药精灵,各有各的脾气秉性,它们大多生长在溪涧石缝间,吸天地灵气,练就了独特的本领,不过再神奇的药材也要对症使用,就像钥匙开锁,得找对那把才行,下次进山踏青,不妨多留意这些野生"山"系药材,说不定能在岩石缝里发现它们的芳踪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