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隔壁工位的小王昨天还活蹦乱跳,今天就裹着羽绒服直打哆嗦,说是被空调吹得"透心凉",这种时候老中医总说"寒邪入体要不得",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疏风散寒方子,对付这些小毛病特别管用。
啥叫疏风散寒?就像给身体开暖气 中医讲究"寒者热之",疏风散寒不是单纯保暖,而是像春风扫落叶一样把寒气赶出体外,好比冬天窗户漏风,光捂被子没用,得把缝隙糊严实了,那些发冷头痛、鼻塞流清涕、浑身酸痛的情况,多半就是寒气在体内安营扎寨了。
厨房就能找到的应急方
-
生姜红糖水:这组合堪称"暖身双侠",切三片鲜姜煮五分钟,加两勺红糖融化,趁热喝下去,从喉咙到胃都暖暖的,特别适合淋雨受凉后的急救,记得要选老姜,嫩姜效果差远了。
-
葱白豆豉汤:大葱白连须3根加淡豆豉10克,煮成乳白色浓汤,这方子对刚开始打喷嚏最有效,喝完盖被发汗,第二天照常活蹦乱跳,不过味道确实一言难尽,做好心理准备。
药店能买到的经典方剂
-
桂枝汤(基础版) 组方:桂枝9g+白芍9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6g 适合:怕风怕冷、出虚汗、脉象浮缓的情况,这方子神奇在能调和营卫,就像给身体装了个恒温器,熬药时加点糯米酒效果更好,喝完记得换干衣服别二次着凉。
-
麻黄汤(加强版) 组方:麻黄6g+桂枝6g+杏仁9g+甘草3g 专治:寒邪憋在肺里不出,表现为喘不上气、咳嗽带痰,注意麻黄发汗猛,高血压患者慎用,煮药时间别超过15分钟,否则有效成分挥发了。
-
九味羌活汤(全能型) 组方:羌活9g+防风9g+苍术9g+细辛3g+川芎6g+白芷6g+生地6g+黄芩6g+甘草6g 应对:外寒内湿的情况,比如吹空调后关节疼、头重脚轻,这方子既能驱寒又能祛湿,堪称"身体除湿机",不过孕妇禁用细辛要注意。
现代人的改良用法 现在中药房都能代煎药,但要想效果好,砂锅慢炖最佳,没条件的话至少用保温杯焖泡,像泡茶一样反复续水,有个小诀窍:药渣别扔,用来煮水泡手脚,相当于给四肢做热敷。
避坑指南
- 分不清风寒风热?看舌头!舌苔白是寒,黄是热,鼻涕清稀是寒,黄稠是热
- 发汗要适度,以全身微微潮润为度,大汗淋漓反而伤阳气
- 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火锅奶茶先忍忍
-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用药前要咨询医师
四季调养小窍门 春天风大易受寒,可备点荆防颗粒;夏天空调房必备紫苏叶泡水;秋燥时分搭配陈皮;冬天进补前先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打底,记住这些方子就像家里的应急灯,关键时刻真能派上用场。
上次我老妈腰疼老不好,后来老中医说这是"寒湿困腰",用了独活寄生汤加减,现在天天广场舞领队,其实这些方子都不神秘,关键要对症,建议大家收藏本文,转发给关心的人,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要是觉得有用,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