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刺的中药名称图片大全!这5种带刺药材你认识几种?附高清图解+药用指南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6 0
A⁺AA⁻

开头引入

老祖宗留下的中药里,有些长得特别“扎手”——浑身是刺,看着不起眼,却是治病救人的宝贝,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那些自带“防身武器”的中药,不仅附上高清图片特征,还教你如何区分它们的药用价值!看完这篇,下次在山里见到带刺的植物,可别当杂草错过了~


苍耳子:粘人小刺暗藏散寒通鼻神通

图片特征:灰褐色椭圆形种子,表面布满细钩状刺,轻轻一碰就黏衣服上。
别名:粘粘子、虱子头(因刺钩易附着衣物得名)。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秋季采摘后晒干生用或炒黄。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专治鼻塞头痛,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是治疗风湿痹痛的猛将,尤其对关节冷痛效果显著。
使用注意:有小毒,需炮制后使用,孕妇忌服,民间偏方常用苍耳子油滴鼻治慢性鼻炎,但需遵医嘱控制用量。


皂角刺:树枝上的钢针,消肿溃坚一把好手

图片特征:长条形圆锥刺,多分枝,像迷你狼牙棒,常成簇生于皂角树枝条上。
别名:天丁、皂针(因其坚硬锋利得名)。
药用部位:棘刺,切片晒干后入药。
功效:破瘀消痈、托毒排脓,堪称“疮疡圣药”,乳腺炎、疖肿未破时,用皂角刺煎水外洗能促溃脓;搭配穿山甲还能催乳通络。
趣味知识:古代监狱用皂角刺扎破轮胎防滑,可见其尖锐程度!


蒺藜:沙漠里的星星刺,平肝疏肝还明目

图片特征:扁圆形籽实,表面密布尖刺,呈放射状排列,形似小星星。
别名:白蒺藜、三角刺(部分地区称其为“七里丹”)。
药用部位:果实,炒黄去刺后捣碎用。
功效: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对头晕目眩、胸胁胀痛有奇效,更绝的是它能明目,长期对着电脑的人用它泡茶,眼睛不干涩。
生活妙用:蒺藜粉调醋敷患处,可缓解蚊虫叮咬红肿,天然止痒剂!


路路通:枫树果的蜂窝刺,通经活络赛神仙

图片特征:球形果实,表面有许多小孔和软刺,像微型蜂窝,剖开后能看见三室分隔的种子。
别名:枫香果、九孔子(因多孔结构得名)。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果序,冬季采集后阴干。
功效:祛风除湿、利水通经,尤其擅长疏通经络堵塞,女性痛经、肢体麻木时,配当归、川芎熬汤喝,效果立竿见影。
鉴别技巧:真品路路通轻摇会响,仿品多为空心木球,声音沉闷。


两面针:叶边锯齿如狼牙,止痛消炎有奇功

图片特征:羽状复叶边缘带锐利锯齿,茎秆布满黑色倒刺,根皮厚实呈黄色。
别名:入地金牛、双面刺(叶两面皆生刺故名)。
药用部位:根皮,秋冬挖取后剥皮晒干。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牙痛、胃痛时嚼点两面针粉末,堪比“天然止疼片”,外用煎水洗脚,对足跟骨刺引起的疼痛有奇效。
使用禁忌:大剂量可能引起眩晕,需严格控量。


结尾提醒

带刺的中药虽“扎手”,却个个身怀绝技,不过要注意:

  1. 认准正规渠道购买,野生刺类药材易混入有毒品种(如曼陀罗);
  2. 炮制减毒,多数刺类药需炒制或酒制后才能内服;
  3. 对症使用,比如皂角刺孕妇禁用,两面针不宜久煎。

下次遇到长刺的植物别急着躲,说不定就是一味救命良药!建议收藏本文图片对照表,户外采药时随时翻出来比对~(注:文中图片可搜索中药材数据库或《中华本草》图鉴获取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