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转凉,后台好多小伙伴留言说要"贴秋膘"的养生方子,作为喝了二十多年中药汤的岭南人,我最服气的还是老祖宗留下的"药食同源"智慧,今天整理出15款中药骨头汤配方,都是我妈每年立秋就开始炖的经典方子,暖胃又滋补,关键做法简单,菜市场能买到所有材料!
【为什么秋冬要喝中药骨头汤?】 咱们广东人常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骨头汤里既有动物蛋白,又能用药材调和体质,像上班族总熬夜的,加点熟地黄;宝妈要催奶的,放点通草;老人家关节疼,加些五指毛桃,一锅汤既能当饭又能治病,这才是中式养生的精髓。
【基础款:四神排骨汤】 材料:茯苓10g、芡实15g、莲子15g、山药干15g(鲜山药200g)、猪肋排300g、姜3片 做法:所有材料冷水下锅,水开后撇浮沫,转小火炖1.5小时,出锅前撒盐 功效:健脾祛湿,适合舌苔厚腻、大便不成形的人,我家常年备着四神料包,湿气重时连喝三天,比拔火罐还管用。
【进阶版:十全大补汤】 材料:党参10g、黄芪15g、当归5g、枸杞10g、肉桂3g、川芎5g、白芍10g、熟地15g、红枣6颗、猪筒骨500g 注意:这个方子偏温补,容易上火的要少喝,第一次煮建议减半药材量,炖之前先用油炒香姜片,再放骨头煸炒,汤会更香。
【专题推荐:不同体质喝法】 ▶气血不足(脸色发黄):加红枣+阿胶+乌鸡 ▶肾虚腰酸(夜尿多):杜仲10g+牛膝10g+猪尾骨 ▶风寒咳嗽(喉咙痒):杏仁10g+陈皮5g+猪肺 ▶女性痛经:益母草15g+艾叶5g+鸡骨架(月经前一周喝)
【药材选购小窍门】
- 去药店抓药时,记得让店员帮忙打碎硬质药材(如莲子、芡实)
- 新鲜山药选表皮麻点的,炖汤更粉糯
- 肉桂要选"官桂",别用超市调料柜的便宜货
- 猪骨建议选筒骨或肋排,提前泡血水去腥味
【常见误区提醒】 × 药材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总量不超过50g × 感冒发烧时不要强行进补 × 痛风患者慎喝,可改用鸡脚代替猪骨 × 孕妇去掉活血化瘀的药材(如当归、川芎)
上个月我姨妈术后体虚,就是用黄芪+党参+鲫鱼炖汤,每天喝两次,三天就能下床走动,街坊王叔风湿腿疼,喝了两个月牛大力煲猪蹄,现在上下楼梯都不打软腿了,这些方子都是邻里间试出来的,绝对靠谱!
最后教大家个保存方法:炖好的汤晾凉分装冷冻,上班上学前取一袋微波炉加热,比外面买的保健品强多了,这个冬天,给自己和家人安排上吧!要是觉得有用,记得转发给身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