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中药里最常见的"参家族",每次去药店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参,是不是眼花缭乱?什么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光听名字就够绕的,其实这些"参"各有各的门道,用对了是宝,用错了可就是浪费钱甚至伤身,作为一个研究中药多年的老饕,今天我就用人话给大家掰扯清楚,保证看完这篇你也能变成半个行家!
人参——补气界的"大佬"
要说中药里的明星选手,非人参莫属,东北长白山的老农每年秋天都会挖出这种金疙瘩,新鲜出土的野山参能拍出天价,不过咱普通人用的多是园参,价格亲民些,人参最大的本事就是大补元气,特别适合那种累到说话都嫌费劲儿的人,记得去年我邻居王叔连续加班一个月,整个人面色蜡黄直冒虚汗,中医给他开了人参切片泡水喝,半个月就缓过来了。
不过这玩意儿可不是谁都能吃,年轻人火力壮,乱吃容易流鼻血,建议切成薄片含在嘴里,或者炖鸡汤时放两三片,记住千万别和萝卜一起吃,两者八字不合会抵消药效!
西洋参——凉补界的小清新
别看名字带"西",人家可是正经从北美漂洋过海来的,外表像晒干的苦瓜皮,泡水后会变成淡黄色,它和人参是表亲关系,但性格温和得多,滋阴降火是拿手好戏,特别适合熬夜党、抽烟喝酒应酬多的人。
我有个做销售的朋友,天天各地飞,包里总揣着西洋参片,他说每次谈完客户嗓子冒烟,嚼两片立马舒服,不过胃寒的人要少吃,这货性凉,吃多了肚子容易咕噜叫。
党参——平民窟的补气担当
如果说人参是爱马仕,党参就是优衣库,价格差几十倍,补气效果却有七八分相似,山西产的党参最地道,细长的根须像龙须酥,平时煮粥放一把,或者炖排骨时丢几段,特别适合钱包不厚但需要调养的打工人。
上次我妈住院后身体虚弱,老中医就开党参配黄芪,每天熬水喝,喝了两周,她终于有力气骂我爸做的饭难吃了——这才是生活回归正轨的标志啊!
太子参——儿童专属的温柔补品
听名字就知道是给小孩子准备的,这货长得像迷你版人参,但脾气超温和,小朋友发育期容易盗汗、食欲不振,用太子参煮银耳羹最合适,我闺女高考那年,班主任推荐家长给孩子喝太子参红枣茶,说是能缓解压力还不上火。
不过别以为大人不能吃,经常加班的程序员用它代替咖啡,既能提神又不伤胃,但注意别和藜芦一起用,这是中药界的死对头。
丹参——心血管的清道夫
别被名字骗了,虽然带个"参"字,但丹参其实是唇形科植物,和前面几位没有血缘关系,它最擅长的就是活血化瘀,堪称血管清洁工,中老年朋友血脂高、血管堵,用丹参泡酒擦关节最灵验。
我们小区张大爷静脉曲张,每天用丹参粉调醋敷腿,坚持了三个月,原本像蚯蚓似的青筋明显变淡了,不过孕妇千万不能碰,这货活血太猛,容易导致流产。
沙参——干咳星人的救星
分北沙参和南沙参,就像火锅分九宫格和鸳鸯锅,北方产的偏养阴,南方产的更化痰,每到秋冬季节,我嗓子眼就跟沙漠似的,这时候用沙参炖雪梨,比喝蜂蜜水管用十倍,特别是长期吸烟的老烟枪,每天早上用沙参泡茶,能咳出黑痰算正常排毒。
但沙参本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建议搭配枸杞、红枣这类温性食材,寒热平衡才健康。
玄参——咽喉肿痛的灭火队长
这货长得黑乎乎的,像被烤焦的红薯,别看其貌不扬,却是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高手,我同事小李上个月喉咙痛到失声,西医开了抗生素不管用,中医让他用玄参煮水漱口,三天就能正常说话。
不过这玩意儿苦得能让人皱眉,加点冰糖也不完全盖住苦味,而且不能长期喝,否则会伤胃阳,就像灭火器用太多会把火苗彻底浇灭。
苦参——皮肤病的克星
名字苦兮兮的,味道更苦,但这货专治各种痒,湿疹、荨麻疹、脚气这些顽固派遇到它都得认怂,老家亲戚用苦参煮水洗澡,几十年的牛皮癣都好了大半,不过这属于猛药,正常人可不敢随便喝,一般做成外用药膏。
有趣的是,苦参还能杀虫,以前农村闹蛔虫,老人会用苦参粉拌红糖吃,现在当然有更好的打虫药了。
轮叶沙参&珠子参——冷门但好用的配角
这两种算是参家族的小众成员,轮叶沙参在贵州一带用来治咳嗽,尤其是那种半夜咳到睡不着的情况,珠子参则是云南深山里的宝贝,跌打损伤时外敷能消肿止痛,效果堪比云南白药。
不过因为产量少,市面上假货多,去年我朋友花大价钱买了"野生珠子参",结果泡水后发现是染色的胡萝卜根,气得他差点报警。
说到最后: 参家族的成员远不止这些,但上面九种是最常见也最实用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