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陀参长啥样?一张图带你看懂这味补气高手的真面目!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老板,你这陀参是野生的吗?""切片后怎么辨别好坏?"每次在中药材店看到这种根部皱巴巴、切片后泛着油润光泽的药材,总有人围着掌柜问个不停,这种被老中医称为"气血双补"的宝贝,就是今天要带大家认识的中药陀参。

陀参到底是何方神圣?

第一次见到陀参实物的人都会觉得眼熟——它长得有点像缩小版的人参,但主根短粗,须根特别多,整体呈纺锤形,老药工教我个口诀:"陀参选材看三处,表皮粗糙色黄棕,断面油润有朱砂,须根细密如扫帚"。

前年我在安徽亳州药材市场蹲守时,拍到张特别直观的陀参原貌图(如下图),新鲜采挖的陀参带着泥土,须根完整舒展,晒干后就会卷曲成典型的"陀螺"形状,有经验的药商告诉我,好的陀参应该能闻到淡淡的豆腥味,这是区分其他伪品的重要特征。

中药陀参长啥样?一张图带你看懂这味补气高手的真面目! 图注:这是安徽产地直采的五年生陀参,注意观察表面蜂窝状纹理和须根分布

千年古方里的"平民人参"

翻开《本草纲目》会发现,陀参早在李时珍那会儿就是民间补益良药,它不像人参那样金贵,但补气养阴的功效却很实在,我们当地坐月子都要喝陀参乌鸡汤,老辈人说"产后气虚,三碗汤下肚就能下床走动"。

去年拜访一位九十岁的老中医,他拿出个包浆厚实的铜药碾,边碾药边说:"陀参要见效,必须现碾现服,你看这粉末细如面粉,冲水后挂碗不沉淀,才是好货。"他给我看的陀参切片确实透亮,放在手心都能感受到油脂渗出的润泽感。

药店避坑指南:火眼金睛辨真伪

现在市面上染色加工的陀参特别多,我吃过三次亏才总结出鉴别窍门,先看颜色,自然晾晒的应该是黄白色带浅棕色斑点,要是红得发艳或者白得反常,八成动过手脚,再用指甲掐断面,真品会渗出淡黄色汁液,假的要么太干要么湿漉漉。

最搞笑的是上次在旅游区买的"野生陀参",回家泡水后发现须根全掉了,拿给行家看才知道是土豆粉压模的假货,现在每次买我都带着手机原相机,拍高清细节图发到中药鉴定群里求鉴定。

现代养生妙用:不止泡酒炖汤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陀参磨粉后是很好的面膜原料,有个做美容博主的朋友告诉我,陀参粉+蜂蜜调匀敷脸,对熬夜后的蜡黄脸特别有效,不过她提醒过敏体质要先测敏,毕竟中药也有药性。

最近还流行用陀参搭配陈皮煮养生茶,我试过加两片陀参、三颗红枣、几片陈皮,小火慢煮半小时,汤色金黄透亮,喝着有淡淡的甘苦味,坚持喝了两周,确实感觉爬楼梯没那么喘了,当然这只是个人体验,不能替代药物。

储存有讲究:放错地方等于白瞎

刚采收的陀参含水量大,必须阴干不能暴晒,我见过有人图省事用微波炉烘干,结果有效成分全毁了,正确做法是铺在竹匾里放在通风处,每天翻动两次,大概一周才能彻底干燥。

存药材最忌塑料袋闷着,老药师教的方法是用牛皮纸包好,里面放几粒花椒防虫,吊在通风阴凉处,去年我照做存了五斤,过年拿出来切片时,药香依然浓郁如初。

这味在《雷公炮制药性解》里记载的"益气不燥,养阴不腻"的药材,正随着国潮养生风悄悄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下次去药店看到皱巴巴的陀参,可别当作普通草根忽略啦!记得用手机拍下它的真容,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呢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