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到底咋回事?
西医说内分泌失调,中医则认为多半和气血失调有关。
- 血虚:月经量少、颜色淡,脸色苍白,容易累;
- 气滞:痛经厉害,血块多,胸口闷胀;
- 宫寒:手脚冰凉,小腹冷痛,经血发黑有血块;
- 血热:月经提前、量多,容易上火长痘。
中医调理的核心就是补气血、调寒热、通经络,下面这几个经典方子,都是老一辈验证过的"宝藏"!
5个经典中药配方,对症才有效
四物汤——血虚姐妹的"补血王"
成分: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10克)
作用:补血调经,改善面色苍白、量少色淡。
用法:月经结束后连喝5天,早晚煎服,怕苦可以加红枣、枸杞调味。
注意:湿热体质(舌苔黄腻)慎用,否则容易上火。
逍遥散——爱生气姑娘的"解郁神器"
成分: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10克),薄荷3克,生姜3片
作用:疏肝理气,专治痛经、血块多、胸闷烦躁。
用法:月经前一周开始喝,连喝7天。
案例:我闺蜜每次来月经前胸胀得像石头,喝这个方子后打嗝放屁多了,反而轻松了……
温经汤——宫寒星人的"暖宫法宝"
成分:吴茱萸、当归、川芎、白芍、人参、阿胶(各6-10克)
作用:驱寒暖宫,缓解手脚冰凉、小腹冷痛、血块多。
用法:经期前两天开始喝,早晚温热服用。
贴士:喝完药可以吃几颗红糖煮鸡蛋,暖身效果加倍!
两地汤——阴虚火旺的"灭火剂"
成分:生地、玄参、麦冬、阿胶(各10克),地骨皮15克
作用:清热凉血,适合月经提前、量多、熬夜党。
注意:脾胃虚寒(吃凉就拉肚子)的人别轻易试,容易腹泻。
八珍汤——气血双补的"万金油"
成分:四物汤+四君子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作用:气血两虚时用,比如产后、术后体虚,月经淋漓不尽。
喝法:每月喝3-5天,搭配乌鸡汤效果更好。
中药调理的"隐藏关卡"
- 药材质量:别贪便宜买硫磺熏过的劣质药材,去正规药店抓药,记得闻味道(正常药材有天然草香)。
- 煎药技巧:砂锅+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转小火煮20分钟,倒出药液后再加水煎第二次,混合两次药液分两次喝。
- 忌口清单:吃药期间少吃生冷、辛辣、萝卜(破气),别让药效打折扣!
日常调理比吃药更重要!
- 食补推荐:
- 血虚喝五红汤(红豆、红枣、红皮花生、红糖、枸杞);
- 宫寒喝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
- 气滞多吃柑橘、玫瑰花茶。
- 泡脚大法:艾叶+生姜+花椒煮水泡脚,每周3次,泡到微微出汗。
- 情绪管理:每天敲带脉(腰两侧)50下,疏通肝胆经,心情也会变好~
划重点!别踩这些坑
✅ 先辨证再用药!不确定体质就拍舌照找中医(舌苔白是寒,黄是热)。
✅ 急症看西医,慢性调理靠中医,别把中药当仙丹。
✅ 孕期、哺乳期、高血压患者别乱喝,遵医嘱!
最后唠叨一句:月经不调可能是身体在报警,长期紊乱一定要查激素六项和B超,中药调理是细水长流的事儿,坚持1-3个月才能见真章哦!
姐妹们有没有试过其他有效的方子?评论区一起交流变美心得呀~(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