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藏着毒!这些常见植物竟是中药界的隐形杀手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9 0
A⁺AA⁻

最近邻居张阿姨在小区群里转发了条消息,说自家泡的药酒喝出人命了,原来她采了山里不知名的野果泡酒,结果亲戚喝了产生幻觉送医抢救,这事让我想起中医馆老师傅常念叨的:"是药三分毒,草木皆兵器",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下那些藏在市井巷陌里的"温柔杀手"。

藏在菜市场的"双面派" 上周去菜市场,发现卖野菜的摊位前围满了人,鲜嫩的蕨菜、艾草、折耳根看着就诱人,可您知道吗?蕨菜含有原蕨苷,生吃超过200克就可能中毒,去年急诊科就收治过一家三口,把野生蕨菜当凉拌菜吃,结果上吐下泻进了医院。

更危险的是夹竹桃叶,有些摊贩会拿它冒充竹笋,去年浙江就发生过全家误食中毒事件,患者出现剧烈呕吐、心跳过缓,好在送医及时才脱险,叶片像竹叶却带着蜡质光泽的,千万别碰!

阳台上的危险分子 前几天帮闺蜜修剪绿萝,发现她把滴水观音摆在客厅,这"哑巴亏"植物可是出了名的毒物,汁液接触口腔会肿胀麻木,要是小孩误食茎叶,重则窒息致命,同理还有万年青、龟背竹,这些网红绿植看着温顺,实则都是"毒界大佬"。

最坑的是曼陀罗,某宝上还有人卖种子当观赏植物,去年重庆就有中学生网购种植,结果花粉被风吹进教室,十几个学生出现幻视症状,这花全株有毒,种子含毒量能致死,绝对属于"颜值越高越危险"的类型。

药膳里的"双刃剑" 上个月陪老妈去中药店抓药,发现柜台摆着自制附子饼,店员说这是"药食同源",但内行人都知道,制附子必须经过九蒸九晒才能入药,前几年成都就出过事,有人用生附子泡酒,结果饮酒后心脏骤停。

更常见的是乌头类药物,川乌、草乌看似普通根茎,但未经炮制含乌头碱,0.2毫克就能让人心率失常,去年云南就发生游客误食"土偏方"炖肉中毒事件,全家五口集体送医洗胃。

野外求生避雷指南 清明扫墓时,我发现山坡上长满剧毒植物,断肠草倒不是最难辨的,它开着鹅黄花,真正要命的是跟金银花很像的钩吻,广东曾发生过采药人误摘钩吻泡茶,导致全家中毒的惨剧,花瓣呈漏斗状且有褶皱的,十有八九是毒物。

最阴险的是商陆,春天冒出的嫩芽和荠菜一模一样,去年苏州就有人采来包饺子,结果全家恶心呕吐,其实辨别不难——商陆茎部呈紫红色,折断会流出白浆,而荠菜是纯绿色。

祖传秘方里的陷阱 老家总有些"神医"号称祖传药方,去年表叔就被游医开的"风湿胶囊"坑了,吃了三天开始口舌麻木,送检发现里面掺着生马钱子,这味药需经砂烫去毒才能入药,直接服用3克就能致人死地。

更离谱的是某些"减肥茶",打着古法炮制的旗号添加番泻叶,表妹喝了半个月瘦了8斤,却查出结肠黑变病,要知道番泻叶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克,长期饮用等于慢性自杀。

救命常识要牢记 遇到中毒别慌!先催吐(清醒状态下),保留样本送检,去年杭州外卖小哥误食野蘑菇,靠同事拍下照片及时送医才捡回命,不认识的不采,不确定的不吃,有异样快送医。

其实很多毒物也是良药,就像砒霜能治白血病,斑蝥可攻肿瘤,关键是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毕竟《本草纲目》开篇就说:"用药如用兵,须明辨君臣佐使",下次看到路边野花野草,可别随便往嘴里塞,这大自然的"暗器",可比武侠小说里写得还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