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必备!这5种中药帮你驱风散寒除湿,轻松应对季节变化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天气骤凉,不少朋友跟我吐槽浑身发冷、关节酸疼,还有人明明没淋雨却总感觉"湿气缠身",其实这些都是风寒湿邪在作怪!作为研究中药养生多年的博主,今天给大家整理了5种驱风散寒除湿的"宝藏药材",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祛湿驱寒高手,学会用它们调理,整个冬天都能暖暖和和~

🌟 第一味:艾叶——千年祛湿王炸选手 说起驱寒除湿,艾叶绝对是C位出道!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妈总用艾叶煮水给我泡脚,刚开始还嫌麻烦,泡完才发现全身毛孔都在"喘气",像给身体做了次蒸汽浴,中医说它性温通经络,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痛经的朋友,偷偷告诉你们个小窍门:把干艾叶装布袋里放枕头边,淡淡的草药香能安神,连着用一周,早起鼻塞都好多了!

不过要提醒大家,艾叶虽好别贪多,有次我闺蜜喝艾叶茶喝猛了,结果上火长痘,建议泡脚每周3次,煮水时抓一把就够了,配上生姜效果更佳,对了,艾灸用的艾条也是它做的,可见渗透力有多强!

🌿 第二味:生姜——厨房里的暖身神器 别小看这块做饭的配角,祛寒实力堪称全能选手!小时候受凉喝姜汤,辣得冒汗后果然精神百倍,现在学聪明了,下雨天会在保温杯里泡姜片枸杞,既能暖胃又能预防感冒,重点来了:一定要用带皮的生姜!去皮后的姜虽然不辣,但驱寒效果直接打折扣。

最近发现个新用法:洗头时往温水里加几片姜,手指按摩头皮超舒服,据说能改善头风头痛,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姜,我同事就是天天喝姜枣茶,结果半夜流鼻血...

🌱 第三味:苍术——南方回南天的救星 生活在潮湿地区的朋友肯定懂这种苦——衣服永远晒不干,墙壁都能拧出水,这时候就该请出苍术这位"吸湿器"!记得去年梅雨季,我奶奶把苍术裹在纱布里放衣柜,半个月过去连樟脑丸都省了,它最厉害的是能燥湿健脾,像我们这种久坐族,湿气重导致头发油、舌苔厚,用苍术泡水喝特别管用。

但苍术味道偏辛呛,建议搭配陈皮一起煮,还能顺便理气化痰,不过孕妇和津液不足的人要慎用,有次邻居阿姨乱喝导致口干舌燥,吓得她再也不敢随便试药了。

🍃 第四味:羌活——关节痛的克星 是不是有人跟小编一样,一到刮风下雨膝盖就隐隐作痛?这都是风寒湿三邪在关节里"扎营"了!羌活就像个自带暖气的巡逻兵,专门驱逐关节处的寒湿,我爸以前风湿发作时,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准有它,现在我自己也会备点羌活粉,哪天运动出汗后吹风了,马上冲一杯喝下,第二天准保不会落枕。

不过这味药有点"暴脾气",用量要严格控制,有次急性肠胃炎想用来祛寒,结果空腹喝刺激得胃疼,记住一定要饭后服用,最好搭配当归、黄芪这些温和药材中和药性。

🌸 第五味:防风——行走的防护服 最后压轴的防风堪称"防病先锋"!它不像其他药材那样猛攻,而是给身体织件隐形防护衣,换季时候最容易中招,我会在办公室泡防风甘草茶,既能预防感冒,又能缓解脖子僵硬,特别是经常骑电动车的朋友,用防风煮水擦擦容易受风的部位,比贴膏药还管用。

最神奇的是它能解药毒!上次吃海鲜轻微过敏,喝了防风粥居然压下去了,不过血虚的朋友要少用,有位粉丝连续喝两周防风茶,结果头晕乏力,后来才知道是补血没跟上。

💡 巧用妙招大公开 说了这么多药材,怎么搭配才有效呢?分享几个懒人方案:①艾叶+生姜煮水泡澡,驱寒发汗一流;②苍术10g+陈皮5g煮水代茶饮,适合痰湿体质;③防风15g炖鸡汤,全家都能喝的保健汤,重点都要记住:所有药材别过量,出现不适立即停用,长期调理最好找中医辨证!

最后唠叨一句:这些中药虽好,但只是辅助手段,该穿秋裤时别硬扛,雨雪天别学年轻人耍帅,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呀!大家有没有用过这些药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