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身体沉甸甸的,早上起床舌头腻腻的,小腿肚一按一个坑?老中医说这是"脾虚湿困"在作怪,别急着吃西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健脾祛湿法宝可都是药食同源的宝贝,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除湿高手",它们就藏在你家灶台边!
【茯苓】—— 广东人煲汤的"隐形功臣" 这个像土豆片的白色药材可是祛湿界的扛把子,它就像身体里的"抽水机",能把关节里、肠胃里的多余水湿都吸出来,最妙的是它性味平和,熬粥时丢三片,炖排骨放五片,连喝一周,你会发现上厕所次数变规律了,肚子也没那么胀鼓鼓的,记得选云南产的茯苓片,切得薄如纸片的最好,煮起来胶质满满。
【白术】—— 浙江大妈的护胃秘诀 要是总觉得胃口差、饭量小,八成是脾虚在报警,这时候就要请出白术这位"脾胃修理工",它特有的挥发油能唤醒沉睡的消化酶,特别适合做成白术红枣茶,抓一把炒过的白术(药店都有卖),配上掰开的红枣,开水焖泡二十分钟,喝上三天,你会明显感觉吃饭香了,嘴里的黏腻感也消失了。
【炒薏米】—— 湿气重的救星 生薏米性寒,但一旦炒黄就变成了温性祛湿神器,每天抓两把当零食嚼,或者煮薏米水代替奶茶,坚持两周,你会发现晨起的面部浮肿消了,大便也从黏马桶变得清爽,有个小诀窍:炒薏米时要不停翻动,直到表面金黄飘出焦香,这样祛湿效果翻倍。
【赤小豆】—— 水肿体质的专属利尿剂 别买错红豆!细长的赤小豆才是祛湿正主,它含有特殊的皂苷成分,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推荐煮赤小豆陈皮粥,半杯赤小豆泡三小时,加上撕碎的陈皮,电饭锅预约晚上煮好,第二天早上喝一碗,下午就会发现小腿不再胀疼,体重莫名轻了一斤多。
【芡实】—— 熬夜党的固精止泻丹 经常凌晨两点还没睡的朋友注意了,芡实就是你的救命仙丹,它既能补脾止泻,又能固肾涩精,对长期熬夜导致的腹泻特别有效,最简单的吃法是打芡实糊,把干芡实磨成粉,用热水冲成糊糊,早晚各喝一次,连续三天就能改善五更泻。
【山药】—— 脾虚妹纸的美容羹 脸色蜡黄、痘痘反复?可能是脾虚运化不利,河南焦作的铁棍山药最补脾气,切成段蒸熟捣成泥,每天吃半碗,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气色红润了,连例假前的水肿胀感都减轻了,记得要选表皮毛茸茸、断面黏稠的新鲜山药,超市真空包装的不如菜场现挖的管用。
这些宝贝药材最好组合使用,比如经典的四神汤:茯苓+芡实+莲子+山药各20克,炖猪肚或煮水喝,上班族可以自制祛湿茶包:炒薏米30克+赤小豆20克+陈皮5克,装进纱布袋泡水喝,特别提醒: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要加大薏米比例,怕冷的寒湿体质多放姜片,孕妇忌用薏米,这些细节一定要记好!
最后教大家个自测方法:早起照镜子看舌苔,如果发白厚腻就是寒湿,发黄粘稠就是湿热,赶紧对照着调理起来,现在正是祛湿黄金期,错过又要等一年!觉得有用记得转发给同样湿气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