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今早下楼梯没踩稳,手腕撑地上就肿得跟馒头似的,去医院拍片说是桡骨骨折,医生给打了石膏,可这老胳膊老腿的,光靠固定哪够啊?"邻居李婶一边择菜一边念叨,"当年你王叔股骨头裂了,喝三个月中药汤配膏药,现在爬白云山都不带喘的......"
这话倒不假,人过六十,骨头就跟风化的岩石似的,稍不留神就可能"咔嚓",但您发现没?同样摔一跤,有人躺半年还浑身疼,有人调养仨月就能遛弯,关键就在会不会用中药这套"骨伤修复术"。
【为啥老年人骨头这么脆?】 老话说"人老腰弯,树老根衰",这话搁骨头上更贴切,中医讲"肾主骨生髓",上了年纪就像存钱罐见底——肾精亏虚,骨髓失养,骨头能不脆吗?再加上脾胃虚弱消化差,钙质吸收跟不上,肌肉萎缩没力气,稍微磕碰就折了,西医说的骨质疏松,在中医眼里就是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的毛病。
【骨折恢复三步走:中药这样用才对路】 ■ 急性期(1-2周):活血化瘀是王道 刚受伤时红肿热痛,这时候千万别急着补钙!老中医都懂"瘀血不去,新骨难生"的道理,推荐个经典方子:桃仁10克、红花6克、当归尾15克,加田七粉3克冲服,家里要是有栀子粉,调点蛋清敷患处,消肿快得很,记得配合抬高患肢,冰袋隔毛巾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
■ 中期(2-4周):接骨续筋正当时 这个阶段肿痛消了,该长骨痂了,民间常用的接骨草(陆英)30克煮水熏洗,配上猪脊骨500克炖杜仲15克、续断10克,每周喝三次,特别提醒:别迷信吃啥补啥,早期喝骨头汤太油腻反而碍胃,等胃口好了再进补不迟。
■ 后期(1个月后):强筋健骨慢慢养 这时候该把肾虚的窟窿填上了,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淮山药30克煲乌鸡汤,每周两次雷打不动,早上来碗黑芝麻核桃粥,下午晒半小时太阳,晚上用艾叶15克煎水泡脚,坚持三个月,你会发现走路带风,连老寒腿都好了。
【厨房里的骨科良药】 ● 消肿止痛方: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同时煮冬瓜皮+玉米须水当茶喝 ● 促愈合食补:牛蒡子10克炖排骨,加少许黄酒去腥 ● 防血栓秘方:丹参15克泡白酒500ml,每天蘸10滴(高血压慎用) ● 固本培元茶:西洋参片5克+枸杞10粒+红枣3颗,开水闷泡
【养护骨头要避开这些坑】 × 盲目补钙:像浇花只撒化肥不松土,吸收不了反结石 × 过早活动:骨头没长牢就逞强,小心二次断裂 × 忌口过度:不吃荤腥会营养不良,适当吃鱼肉蛋奶才有原料修骨头 × 忽视保暖:空调直吹患处,寒湿入骨落下病根
隔壁单元赵老师去年胯骨轴裂了,儿女非要送协和医院做手术,结果术后三个月还不能翻身,后来加服中药调理,现在天天在小区教太极,所以说中西医结合才是王道——急性期该手术手术,恢复期用中药调体质,双管齐下才能好得快。
最后唠叨一句:65岁以上老人摔倒别硬扛,就算当时能动也可能有裂纹,赶紧去医院做个磁共振,该固定的固定,该吃药的吃药,毕竟骨头这事,宁可小题大做,不可大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