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中药材名字大全,藏在药典里的养生密码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7 0
A⁺AA⁻

老祖宗留下的药食同源智慧里,黑色食材总带着股神秘劲儿,从李时珍《本草纲目》到现代中药馆,那些乌漆嘛黑的药材看着不起眼,却是调理气血的高手,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黑金"药材的本名、俗名和养生门道,看完这篇保准你逛市场时不再脸盲。

【补益派:黑得深沉的滋养高手】 先说最熟悉的黑芝麻,这小不点正经学名叫"胡麻",老辈人常说"逢黑必补",它可是平价版的"脑黄金",别小看炒货摊上几块钱一把的芝麻,含油量高达55%,比很多坚果都滋润,想治白头发?《千金方》里就记着九蒸九晒的古法,现在咱们用破壁机打成粉,每天一勺冲水喝,比喝奶茶强百倍。

跟它长得像双胞胎的是黑芝(学名黑灵芝),可不是普通蘑菇,长白山老伐木工都知道,这种自带北斗七星纹路的真菌,炖鸡汤时放两片,比人参还补气,不过市面上打着"黑灵芝"旗号的保健品,十有八九是染色的紫灵芝,买的时候得瞪大眼睛。

再说说低调的黑豆家族,这"豆中之王"其实分两种:药典里入药的绿心豆叫"乌豆",菜市场卖的黄心豆叫"黑豆",老中医开方子治盗汗,总会配上乌豆衣(黑豆皮),这黑绸缎似的豆衣泡茶喝,比西洋参还管用,记得煮时要带皮吃,花青素都在那层黑衣裳里呢。

【活血派:以黑攻黑的通络奇兵】 月经不调的小姐妹们注意了,药房角落里的黑丑(牵牛花籽)可是妇科常客,这名字听着糙,人家在《本草衍义》里正儿八经写着"专治经闭",不过可别自己乱吃,这黑小子性子烈,得配着当归、益母草才温顺。

关节疼的老毛病克星是黑骨藤,云贵高原的苗医都用它泡药酒,这名字听着吓人,其实是崖爬藤的根,撕开断面能看见大理石纹路般的年轮,泡酒时记得选50度以上的高粱酒,泡足三个月,每晚喝一小盅,比膏药贴得牢靠。

跌打损伤要找黑老虎,不是动物啊,是广西十万大山里的一种藤本,这名字听着威风,实际就是厚叶五味子的根,捣烂外敷能散淤血,现在药店卖的都是切片,老伤疤用它煮鸡蛋吃,连吃七天见效。

【清热派:以黑降火的平衡术】 上火长的痘别急着挤,抓把墨旱莲(鳢肠)煮水洗脸,这田间杂草看着不起眼,晒干后揉碎会渗出墨汁般的汁液,外号"吸血鬼草",其实人家是清热解毒的高手,配着金银花喝,比祛痘药膏温和多了。

喉咙肿痛试试黑参,不是高丽参啊,是浙贝母的加工品,新鲜贝母挖出来九蒸九晒,变得乌黑发亮,切片含嘴里慢慢咽汁,比润喉糖还管用,不过真遇上咽喉炎,还是得听医生的配伍方子。

南方湿气重的地方,家家备着黑砂仁,这其实是砂仁的炭制品,炒得乌黑冒油,闻着像陈皮混着咖啡香,炖肉时放几颗,祛湿效果翻倍,广东人煲汤离不开它,就像四川人炒菜放花椒。

【冷知识:黑色中药的隐藏技能】 知道吗?古代染坊用的"黑矾"其实是皂矾,现在药店卖的"皂矾丸"还能治贫血,不过这铁锈味十足的小药丸,可得遵医嘱服用,过量容易拉肚子。

还有种叫"夜交藤"的药材,是何首乌的藤茎,别小看这扭成麻花的干藤条,泡茶喝安神效果一流,失眠的可以试试:30克夜交藤加红枣,煮沸后焖着喝,比数羊管用多了。

最有意思的当属"乌贼骨",这墨鱼肚子里的白骨头,其实是中药里的止血明星,胃出血或者外伤出血时,研成粉末撒伤口,比创可贴靠谱,不过新鲜的不好保存,药店买的都是煅过的灰白色粉末。

这些黑乎乎的宝贝们,藏着老祖宗千年的养生智慧,下次抓药别光盯着人参虫草,角落里的黑药材说不定才是你的福星,不过记住喽,再好的药材也得对症,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得找大夫搭个脉——毕竟咱们讲的是药膳养生,不是神农尝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