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爬满墙,金银花挂成帘",在乡间总能看到藤蔓植物攀附生长的景象,可别小看这些会"爬高"的植物,它们中藏着不少中药界的宝藏,今天带大家认识5种藏在藤条里的中药材,看完这篇文章,下次见到爬藤植物可不敢随便当杂草了!
鸡血藤:妇科圣药的"活血密码" 在广西十万大山深处,瑶族阿婆们常说"月娘不爽快,就找鸡血藤",这种缠绕在灌木间的藤本,切开断面会流出红褐色汁液,像极了鸡血,老中医摸脉后,总会抓几根鸡血藤配伍,专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这些难言之隐。
懂行的人都知道,真正的鸡血藤要选秋末冬初采收的,这时候藤茎饱满,晒干后还能闻到淡淡的鱼腥香,现在市面上掺假的不少,记住正宗鸡血藤断面有明显树脂道,就像木头里嵌着无数小油管,泡酒时记得搭配当归、枸杞,每天早晚喝10毫升,脸色蜡黄的朋友坚持半个月就能看见变化。
夜交藤:失眠克星的"通天藤" "白天困得打瞌睡,晚上睁眼到天明",这种煎熬多少人体会过?老中医抽屉里常备的夜交藤,可是治疗失眠的隐形冠军,这味药来头不小,其实是何首乌的藤茎,《本草纲目》里记载它"治风湿痹痛,皮肤痒疹",现在更发现对植物神经紊乱有奇效。
识别夜交藤要看表皮有没有"白霜",这是它特有的鞣质结晶,新鲜藤条像蟒蛇般粗壮,晒干后会变得脆硬,最妙的是它的用法:30克夜交藤加粳米煮粥,临睡前热乎乎喝一碗,比数羊管用多了,注意别买硫磺熏过的,天然藤茎掰开有淡黄色筋丝。
络石藤:关节疼痛的"疏通管道工" "医生,我这膝盖就像天气预报站",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这样的苦恼,这时候老中医就会开出络石藤,这味专克风湿骨痛的猛药,它像绿色的丝带缠绕在石头上,故称"络石",最神奇的是它能沿着经络走窜,把淤堵的湿气统统赶出去。
采药人都知道,带叶的络石藤药效最好,每年端午前后,藤叶间会分泌出黏黏的汁液,这时候采收的药材最地道,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这药性偏寒,脾胃虚寒的人要加生姜调和,有个土方法:鲜藤捣烂敷关节,敷完皮肤会发烫,这正是药力在发挥作用。
海风藤:游走全身的"祛风雷达" 沿海渔民常年受海风侵袭,却很少得风湿病,秘密就在他们祖传的海风藤药酒里,这种长在海边的木质藤蔓,能抗住咸湿海风,自然练就了驱风除湿的本领,它最擅长治疗"游走性疼痛",就是那种疼无定处,像风一样乱窜的关节痛。
辨别海风藤要看节疤,每个结节都要突出表面,老药农教我们一招:折断藤茎闻气味,正品有股混合着海水咸味的清香,日常保健可以用它煮水泡脚,特别适合经常骑电动车的人群,但孕妇千万远离,这药活血力度堪比藏红花。
雷公藤:以毒攻毒的"双刃剑" 浙南山区流传着"一藤二草三虫"的说法,雷公藤就排在首位,这名字听着就霸气侧漏的藤本,确实有着雷霆万钧的药性,不过可别被它外表迷惑,那些开着小白花的藤条,可是治疗类风湿的特效药,同时也暗藏剧毒。
采药行家都知道,雷公藤要选三年以上的老藤,表皮有龟裂纹的药效最佳,但必须经过严格炮制,要用黄酒蒸透再晒干,现在医院都用提取物制剂,自己千万别乱用,倒是它的外用效果很安全,鲜藤捣烂调醋,敷在跌打损伤处,消肿速度比云南白药还快。
这些会"翻墙"的中药材,个个都是自然界的馈赠,不过要记住,藤本药材多有走窜之性,就像活泼好动的小孩,使用时要懂得"管束",建议大家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毕竟有些藤条看似温顺,实则暗藏锋芒,你家附近有没有这些神奇的藤本?欢迎在评论区晒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