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字大全超全整理!从入门到精通的实用药材指南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总熬夜感觉身体被掏空?试试枸杞泡水!""姨妈期肚子疼得打滚?喝点益母草煮鸡蛋!"咱们老百姓日常挂在嘴边的养生妙招,其实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智慧,今天我就带大家盘点那些藏在生活里的中药名,看完这篇保准你逛药店时不再抓瞎!

【第一类:厨房里常见的中药】

  1. 生姜(厨房必备) 别以为它只是炒菜去腥的配角,其实人家正儿八经是解表散寒的良药,风寒感冒时煮碗姜糖水,比喝冲剂还管用,不过晚上可别贪嘴,老话讲"晚上吃姜赛砒霜"可不是吓唬人的。

  2. 八角(炖肉神器) 这个做红烧肉必备的香料,学名叫"八角茴香",不仅能去腥增香,还能暖胃止痛,但千万别多吃,每次炖肉放1-2颗就够了,过量容易让人舌头发麻。

  3. 桂皮(甜香秘密) 五香粉里少不了它,其实是肉桂树的干燥树皮,冬天煮热红酒时加一小片,既能驱寒又能缓解关节疼痛,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容易上火长痘。

【第二类:花花草草里的中药】

  1. 菊花(明目高手) 别只会泡枸杞!白菊花清肝明目,黄菊花清热解毒,办公室久坐族每天泡杯菊花茶,比滴眼药水还管用,但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喝,可以搭配枸杞中和寒性。

  2. 金银花(消炎圣手) 喉咙痛的时候,抓一把金银花煮水,那效果立竿见影,不过这货性子寒凉,拉肚子期间千万别碰,记得选表面有绒毛、颜色自然的,硫磺熏过的可不行。

  3. 玫瑰花(养颜担当) 可不是情人节送的那种哦!中药用的玫瑰花多是重瓣红玫瑰,晒干后用来疏肝理气,月经不调的小仙女们,用它和当归搭配煮水,比喝红糖水管用多了。

【第三类:根茎类的宝藏药材】

  1. 人参(百草之王) 东北老铁们最爱的"棒槌",补气第一名,但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舌苔黄腻、感冒发烧时吃,小心补过头流鼻血,野山参太贵?人工种植的园参照样能煲汤。

  2. 当归(妇科圣药) "归头补血,归身养血,归尾破血",月经不调、产后调理都靠它,炖鸡汤时放几片,比吃阿胶糕划算多了,不过孕妇要远离,活血太猛容易滑胎。

  3. 黄芪(固表高手) 容易感冒的"玻璃人"看过来!用它煮水当茶饮,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换季不打喷嚏了,配上红枣枸杞,就是传说中的"益气养颜茶"。

【第四类:动物药材的秘密】

  1. 阿胶(补血圣品) 驴皮熬制的胶块,专治面色萎黄、头晕心悸,但脾胃虚弱的人吃了容易消化不良,建议打碎后用黄酒烊化再服用,注意避开假冒的"马皮胶"。

  2. 鹿茸(壮阳猛将) 东北三宝之一,补肾阳的利器,但这可是"大补",高血压患者千万别碰!现在市面上很多是鹿角冒充的,真品应该呈现蜂窝状纹理。

  3. 珍珠粉(美白神器) 戴珍珠项链不如吃珍珠粉!真正的海水珍珠研磨成的粉,敷面膜能淡斑祛痘,不过要买纳米级的,不然肠胃不好的吸收不了,反而容易便秘。

【第五类:果实种子的妙用】

  1. 枸杞(养生网红)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确实能滋补肝肾,但黑枸杞纯属炒作!红色枸杞含玉米黄素,护眼效果杠杠的,记住要嚼着吃,泡水营养全流失。

  2. 山楂(消食冠军) 大鱼大肉吃撑了?焦山楂泡水比健胃消食片管用,不过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空腹吃更伤胃,炒过的焦山楂消食力翻倍还不伤身。

  3. 薏米(祛湿明星) 湿气重的看过来!炒过的薏米煮粥,祛湿效果比拔火罐还好,但孕妇千万不能吃,会滑胎!搭配赤小豆、芡实,就是经典的祛湿三宝。

【用药小贴士】

  1. 配伍有讲究:人参忌萝卜,石膏怕葱蒜,这些食物相克要记牢
  2. 煎煮有门道:矿物类先煎,芳香类后下,别把薄荷煮成苦药汤
  3. 储存要用心:虫草放花椒防蛀,陈皮定期翻晒,别让药材变霉球

现在知道为什么中药店都像博物馆了吧?光是记住这些药材名就要花半年功夫,不过别慌,日常养生认准这50种常用药材就够啦!下次抓药时别再说"随便拿点补药",精准对症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