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前两天还穿着短袖,今天就裹着羽绒服直打哆嗦,这种忽冷忽热最容易出现"风邪入体",不少朋友留言说脖子僵、腰背疼、膝盖发凉,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祛风效果惊人的中药界"特种兵"。
认识"风邪"这个隐形杀手 中医说的"风邪"可不是简单的吹风受凉,就像小偷趁虚而入,当人出汗后毛孔大开、劳累时正气不足,或者长期待在空调房,这个看不见的"贼风"就会钻进身体搞破坏,轻则怕风头痛,重则面瘫抽筋,更麻烦的是它会带着寒湿气到处流窜,形成顽固的风湿骨病。
五大祛风猛将排行榜
-
羌活——药性像烈火战车 这个带着羊膻味的药材是川西高原的特产,老药工都说它"上治头项强痛,下除腿脚寒湿",去年邻居王奶奶淋雨后半边脸僵硬,老中医开的方子里羌活打头阵,配合热敷三天就缓过来了,不过这药性太烈,用量超过10克就容易上火,阴虚火旺的朋友要绕道走。
-
独活——风湿患者的救命稻草 别被名字骗了,虽然带"独"字却是群居高手,特别擅长对付下半身的风寒湿,我采访过民间草医张师傅,他治疗老寒腿的秘方里,独活要泡在45度白酒里密封30天,每天喝10毫升,注意要选表面灰褐色带"兔子头"纹路的地道川产货,发霉变质的千万别用。
-
防风——药食同源的万能卫士 超市里卖的防风通圣丸大家不陌生,但真正好的防风应该是断面有"朱砂点"的内蒙古品种,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中医院用防风、金银花、薄荷煮大锅茶,既能驱散外邪又能提高抵抗力,不过血虚发痒的人要慎用,可能会越吃越痒。
-
秦艽——关节肿痛的克星 这种长得像鸡爪的药材专治各种"不服",尤其是风湿热痹导致的红肿热痛,我亲眼见过中医用秦艽配威灵仙给痛风患者泡脚,当天晚上就能正常走路,但胃寒的朋友要当心,这药性偏寒,最好搭配生姜或肉桂平衡。
-
五加皮——藏在深山的祛风铠甲 真正的南五加皮表面灰白带皱纹,泡酒能增强筋骨抗风能力,我们村有个采药老汉,每年霜降后上山挖野生五加皮,晒干后泡在黄酒里,说是喝了几十年腰板直得很,但要警惕市面上掺假的北五加皮(香加皮),过量会中毒。
黄金搭档组合技 单枪匹马不如联合作战,老中医常用"君臣佐使"搭配法:①羌活+独活=全身风湿无处藏;②防风+荆芥=把风邪关在门外;③秦艽+威灵仙=消肿止痛双保险,最近流行的艾灸贴里常添加细辛、白芷,通过穴位渗透直达病根。
厨房里的祛风妙招 别以为中药都要煎煮,聪明主妇有妙招:①防风粥:防风粉拌在小米粥里,连喝三天预防感冒;②独活炖鸡:土鸡加30克独活焖煮,适合久坐办公室的白领;③花椒艾叶水:每晚泡脚时加一把,驱寒除湿效果堪比足疗店。
特别注意这些雷区 祛风中药虽好,但孕妇、经期女性要远离活血性强的品种,高血压患者慎用麻黄类发汗药,否则头晕得像坐海盗船,最关键是要辨证施治,同样是关节痛,寒湿型用温热药,湿热型要用秦艽这类凉性药,吃反了就像火上浇油。
最后送大家个记忆口诀:"羌活上行如火箭,独活下行似电梯,防风把关守国门,秦艽灭火最拿手,五加皮当防护服",下次再感觉风邪偷袭,别急着吃西药,翻翻家里的中药柜,说不定就有现成的祛风神器,当然具体用药还是要咨询中医师,毕竟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