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鼻咽癌能不能吃中药调理?"作为研究中医肿瘤调理多年的从业者,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严肃话题,鼻咽癌作为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在岭南地区尤其常见,很多患者确诊后都在寻找中西医结合的治疗途径,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药调理讲究辨证施治,千万别盲目照搬别人的药方。
先带大家认识下鼻咽癌的特点,这个病在中医里属于"失荣""瘰疬"范畴,多因情志郁结、痰毒凝结所致,早期可能只是鼻塞、耳鸣的小毛病,等到脖子出现肿块、鼻涕带血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西医的放疗化疗确实见效快,但副作用也让很多患者吃不消,这时候中药就像及时雨,能帮着扶正固本、缓解不适。
说到具体方剂,不得不提清代《医宗金鉴》里的"二陈汤加减方",这个方子以半夏、陈皮打底,配上茯苓、甘草,专门对付痰湿凝结型的患者,这类人通常舌苔厚腻,总觉得喉咙有痰卡着,脖子上的肿块摸起来偏软,去年接诊的王大哥就是这种情况,放疗期间配合这个方子,原本严重的口腔溃疡两周就明显好转。
另一个经典方是明代《景岳全书》记载的"犀黄丸",牛黄、麝香、乳香、没药这四味药组合,对热毒炽盛型患者特别有效,这类患者往往口臭明显,鼻涕带血颜色暗红,肿瘤发展速度快,记得有位张阿姨,肿瘤已经侵犯颅底,用这个方子配合西医治疗三个月,头痛症状减轻了大半,不过要提醒的是,方子里有名贵药材,具体用量必须遵医嘱。
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补中益气汤"就很对症,黄芪、党参、白术这些补气药,加上当归、白芍养血,特别适合放化疗后浑身乏力、白细胞低的病人,我常建议这类患者在西药升白针的基础上,早晚各服一次中药,效果能翻倍。
还有类特殊体质的患者,属于阴虚火旺型,这类人舌头红、手心热,肿瘤位置特别容易出血,唐代孙思邈的"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沙参、麦冬,既能滋阴降火,又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去年有个大学生患者,用这个方子配合靶向药,半年时间肿瘤标志物下降了80%。
不过可别以为拿着方子就能自己抓药,中医最讲究辨证论治,同样是鼻咽癌,广东人和北方人的体质差异可能导致用药完全不同,潮湿地区的患者体内湿气重,可能需要加苍术、厚朴;干燥地区的人可能更需要玄参、生地,更别说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有人喝凉茶都拉肚子,有人吃人参却上火。
现在市面上有些机构打着"祖传秘方"的旗号,把中药磨成粉胶囊售卖,价格死贵还不一定对症,建议大家去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找有经验的肿瘤专家把脉开方,医生会根据你的治疗阶段调整药方:刚确诊时侧重化痰散结,放化疗期间注重益气养阴,康复期则偏重健脾补肾。
最后说个重要提醒:中药绝不是万能神药,该做的手术放疗绝对不能少,我见过太多患者迷信偏方耽误治疗,也见过规范治疗配合中药调理创造奇迹的,记住咱们的老祖宗说的"三分治七分养",保持好心态、规律作息,才是抗癌的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