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明明睡得挺早,白天还是累得不行;爬个楼梯就气喘吁吁,脸色蜡黄没精神;姨妈期更是头晕眼花,手脚冰凉……这些可能都是气血不足在作怪!今天咱们不聊虚的,直接上干货,分享几个老中医压箱底的中药方剂,帮你把丢掉的精气神儿补回来!
气血不足到底是啥?
说白了,就是身体里的“气”和“血”不够用了。气好比发动机的动力,管着精神头、免疫力;血就像油箱里的油,负责滋养皮肤、头发、指甲,还有内脏器官,一旦气血亏虚,整个人就跟手机电量不足似的——干啥都使不上劲!
常见症状:
- 脸色苍白或暗黄,没血色
- 容易头晕,蹲下站起来眼前发黑
- 心慌胸闷,睡觉老做梦
- 手手脚凉,冬天暖不热被窝
- 姨妈量少、推迟,甚至痛经
中药方剂怎么选?看体质!
别急着抄作业!中医讲究“对症下药”,气血不足也分类型,先搞清楚自己是哪种虚:
- 气虚为主:总感觉累,说话声音低,懒得动,容易感冒。
- 血虚为主:头晕眼花,指甲裂纹,头发枯黄,姨妈量少。
- 气血两虚:上面症状全占,还可能便秘或拉肚子。
下面这几个经典方剂,针对不同情况效果翻倍!
老中医私藏方剂大公开
八珍汤:气血双补的“全能冠军”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物汤)
作用:一边补气一边补血,相当于给身体开“双向补给站”。
适合谁:气血两虚的“脆皮人”,面色萎黄、乏力没胃口、月经不调。
用法:药材炖鸡或煮汤,一周喝2-3次,连喝一个月。
注意:感冒发烧、湿气重(舌苔厚腻)时别喝!
真实案例:我闺蜜产后脸色惨白,喝八珍汤炖鸡汤半个月,出门被邻居问是不是打了水光针……
当归补血汤:血虚妹子的救命汤
组成:黄芪、当归(比例5:1,比如黄芪30g+当归6g)
作用:专治血虚发热,比如熬夜后头晕、手脚烫但体温正常。
适合谁:姨妈后头晕、心悸,嘴唇白得像吸血鬼,秋天皮肤干到炸裂。
用法:药材煮水当茶喝,一天1-2杯,甜甜的带点草药香。
归脾汤:心脾两虚的失眠救星
组成: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
作用:一边补气血,一边安神助眠,适合“心累”的人。
适合谁:工作压力大,失眠多梦,吃饭没胃口,健忘得像鱼。
用法:药店买归脾丸更方便,按说明书吃,搭配桂圆红枣茶效果加倍。
四物汤:妇科圣方,姨妈期的守护神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10g左右)
作用:活血调经,缓解痛经,堪称“女性神仙水”。
适合谁:姨妈量少、血块多,小腹冷痛,产后虚弱。
用法:经期前一周喝,冷水下锅煮20分钟,加红糖调味。
注意:姨妈量本身超大的姐妹慎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手脚冰凉的暖宝宝
组成: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作用:温阳通脉,专门对付“寒从脚起”的虚寒体质。
适合谁:怕冷又怕热,手脚像冰块,吹空调就打喷嚏。
用法:药材泡水代茶饮,早晚一杯,喝完身上暖暖的。
小心踩坑!这些事千万别做
- 别盲目跟风:别人有效的方子,未必适合你!先找中医辨证再喝。
- 别当水喝:中药再温和也是药,天天喝可能上火或伤胃。
- 别忽视忌口:喝药期间少吃生冷、辛辣、油腻,不然等于白补!
- 别偷懒不运动:气血越躺越虚,快走、瑜伽、八段锦练起来!
食补+习惯,气血蹭蹭涨!
- 多吃红色食物:枸杞、红枣、猪肝、菠菜、红豆。
- 按摩穴位:每天按足三里、三阴交,每穴3分钟。
- 睡好觉:晚上11点前睡觉,比任何补药都管用!
最后唠叨一句:气血不足不是一天饿成的,也别指望喝两天药就逆袭,坚持调理三个月,你会发现皮肤透亮了、姨妈准时了、连脱发都减少了!如果情况严重,一定去找专业中医开方子,别自己瞎折腾~
姐妹们还有什么补血妙招?评论区一起交流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