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累?可能是气阴不足,这5种中药帮你慢慢养回来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总听朋友说"感觉自己被掏空",爬个楼梯就喘,熬夜后三天都缓不过劲,去看中医才知道,这些症状多半和"气阴两虚"有关,今天就聊聊那些能帮我们平稳补气阴的中药,不猛补不上火,适合长期调理。

先搞清楚什么叫"气阴两虚" 通俗讲就是身体像漏水的气球——气的推动力不够(老觉得累),阴液又不足(口干舌燥),典型症状包括: • 白天犯困晚上失眠 • 说话多了嗓子疼 • 吃饭不香还容易胀气 • 手心脚心发热但腿发凉 • 明明没干嘛却累得慌

5种温和补益的中药

  1. 西洋参——加班族的续命仙草 特点:补气不燥,滋阴清热 用法:3片泡水喝,吃参肉更实在 注意:脾胃虚寒(吃凉的就拉肚子)要少吃

  2. 太子参——儿童老人都能用的乖宝宝 特点:补气力度比西洋参弱,但更安全 搭配:炖鸡汤时放10克,全家都能喝

  3. 玉竹——皮肤干燥者的保湿剂 特点:养阴润燥,对干咳、便秘特有效 食疗方:玉竹15克+银耳+梨煮糖水

  4. 麦冬——专治慢性咽炎的灭火器 特点:清心除烦,对教师、主播特别友好 小技巧:含麦冬片能缓解喉咙痛

  5. 五味子——漏气身体的防盗门 特点:既能补气又能锁住阴液 推荐:五味子8克+枸杞泡茶,抗疲劳一流

聪明搭配效果翻倍 • 气虚明显加黄芪(9:1比例防上火) • 阴虚火旺配石斛(煲汤放5颗) • 睡眠差加酸枣仁(捣碎煮粥) • 眼睛干涩加枸杞(每天嚼10粒)

日常养护小窍门

  1. 喝水加点料:玫瑰+菊花+麦冬各3克
  2. 按摩双穴位:上午按足三里(补气),晚上揉太溪穴(滋阴)
  3. 呼吸养生法:深吸气时想象把空气压到丹田,每天3分钟
  4. 食补阶梯法:先喝粥(小米山药粥)→再喝汤(虫草花炖鸡)→最后吃肉(清蒸鲈鱼)

特别注意:这类中药虽平和,但长期吃也要定期看医生,如果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等急性病时要暂停服用,就像给花浇水,要少量多次才能滋润,猛灌反而伤根。

大家有没有试过这些中药调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记得收藏这篇,下次感觉身体被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