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河南山水,这些野生中药你认得几个?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咱河南这地界儿可真是块宝地,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底子厚着呢!前年跟着老中医进伏牛山采药,才晓得那些不起眼的野草野树都是救人的宝贝,今儿个就跟大伙唠唠,咱们河南山沟沟里藏着哪些野生中药,说不定你小时候在地里耍时还揪过几棵呢!

要说河南最出名的野药,头一份得数柴胡,伏牛山深处的背阴坡,清明前后就能瞧见它冒芽,这玩意儿治感冒发烧最灵,村里老人常说"柴胡配黄芩,发烧退得清",记得去年邻村王婶高烧不退,老张头带着新鲜柴胡煮水,喝下当天就见好,不过现在野生柴胡越来越金贵,前年还能挖到半篓子,去年跑断腿才凑了一小捆。

太行山崖壁上挂着的"六月雪",学名叫冬凌草,这草古怪,专长在石头缝里,端午前后开白花,远看像飘雪花,咽喉肿痛时掐几段嫩茎嚼嚼,那股子清凉直冲天灵盖,俺们村有个偏方,冬凌草晒干泡酒,擦风湿关节疼比膏药还管用,不过这草性寒,体虚的人可得悠着点。

艾草倒是常见,端午节家家户户门楣挂的"艾虎"就是它,邙山脚下的艾绒最好,揉成艾条能灸遍全身穴位,村里媳妇坐月子,婆婆总要采艾叶煮水洗澡,说是祛风驱寒,去年城里中医院来收艾草,一斤晒干的艾叶给到二十多块,吓得我赶紧把后山那片艾丛看好了。

说到清热解毒,还得数金银花,嵩山北麓的五指岭,漫山遍野都是金银花藤,五月开花时,银针似的花苞最金贵,晾干了泡茶喝,上火牙疼立马消,不过采花得赶早,太阳一晒花就开败了,前几年有药商半夜上山抢收,现在都约好等露水干了才去摘。

淅川丹江口水库边的苍术最地道,这黑褐色的根状茎能祛湿健脾,老辈人挖苍术有讲究,得找叶子发紫的植株,根才够年份,前年我跟着刘叔挖苍术,他教我认"狮子盘头"的根须,说这样的苍术切片能看见朱砂点,现在水库边修了公路,往年长苍术的地方都变成了游船码头。

夏枯草是俺们这儿叫"铁扫帚"的野草,芒种前后开花,花穗像紫色小棒槌,这草专治眼珠子发红的火气病,抓一把煮水熏眼睛,凉丝丝的特别舒服,不过采收得趁早,花一谢药效就减半,现在药店卖的夏枯草,十有八九是家种的,没咱山里野生的劲大。

野菊花倒是随处可见,秋天山坡上一片白茫茫,别小看这野花,晒干了装枕头,专治失眠多梦,俺姥姥当年眼花,就用野菊花熬水洗眼,说比滴眼药水还管用,不过这两年空气差,野菊花瓣里全是灰,得用清水漂三天才能用。

豫西山区还有一种"益母草",不是当归却能调经,这草春天发得早,叶片上带层白绒毛,村里姑娘月经不调,都找会采药的婶子要一把晒干的益母草,不过这草有股子特殊味道,炖鸡汤时放多了能把人熏晕。

蝉蜕倒是不用进山,傍晚在泡桐树上摸黑找就行,这知了猴褪下的壳能治小儿夜啼,捏碎了拌糖吃,记得小时候发烧惊厥,奶奶用蝉蜕煮水喂我,那股子土腥味至今还记得,现在树上喷农药,能找到完整的蝉蜕倒成了稀罕事。

要说最常见的还得数蒲公英,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春天掐嫩苗蘸酱吃,夏天收全草晒干泡茶,去年城里流行"蒲公英咖啡",其实就是咱这儿的野苦菜根焙炒的,不过蒲公英性寒,胃寒的人喝多了要闹肚子。

这些年山里的宝贝被挖得多了,好些野药都往深山里躲,前年在老君山碰到采药的赵大爷,他说现在进山得带GPS,不然连柴胡苗都找不着,其实咱河南的野药资源还是够的,只要不滥采,让它们歇两年还能长回来,就像老话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护着这些野生药材,也是给后辈留条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