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在后台留言问"地虎是啥药材?""地虎中药图片长啥样?"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藏在深山里的"风湿克星",前阵子去川西采药,老药农从背篓里掏出个黑褐色的块根,表面全是褶子,看着像烤焦的土豆皮,这就是传说中能"咬住"风湿的地虎。
【认准真容:地虎到底长啥样】 地虎这名字听着霸气,其实是天南星科的普通植物,它学名叫"独角莲",但在川渝地区的药铺里,老师傅都喊它"地虎",你瞧这药材(插入地虎特写图),整个块根像个歪嘴的生姜,表皮皱巴巴的带着泥土,切开后断面却是雪白的,像浸过冰桶的凉薯,最特别的是它那股子气味,凑近了闻有股子辛辣带臭的怪味,就像把艾草和蒜头塞进袜子里闷三天。
【祛风除湿界的隐藏高手】 别看这丑家伙不起眼,可是治疗风湿骨痛的"冷兵器",我们村八十岁的赵郎中有个祖传方子:三两地虎切片,泡五斤烧酒,埋土里捂一个月,每天蘸着药酒擦关节,去年邻村王婶的膝盖肿得像馒头,擦了半个月就能下地干活,不过要记住(敲黑板),这药酒只能外用,千万别傻乎乎地喝!
【这些"亲戚"别认错】 市面上常有冒牌货,最常见的是滴水珠,教大家三招辨别(展示对比图):地虎的"嘴巴"是往右歪的,滴水珠却是直愣愣的;地虎断面有细密的黄点,像撒了层花粉;最关键的是嚼一小块,地虎舌头发麻,滴水珠只会辣嗓子,去年就有游客把野芋头当宝贝挖回家,结果全家上吐下泻,可千万长点心!
【老祖宗的智慧用法】 在峨眉山脚的药市,常看见老辈人买地虎配艾灸,他们先把药材捣烂,混着陈醋调成糊,敷在酸痛的肩颈上,再盖片生姜用艾条熏,这法子专治"五十肩",隔壁张大爷坚持了两个月,现在能抬手摸到后脑勺了,不过孕妇和体虚的人要绕道走,这药性烈得像辣椒水浇伤口。
【现代研究的新发现】 别以为地虎只是"土方子",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它含β-谷甾醇和多糖成分,抗炎镇痛效果能跟某些西药掰手腕,省中医院的风湿专科就开发了地虎贴膏,把药材提取物做成巴布剂,贴着睡觉就能缓解老寒腿,不过医生也提醒,这玩意儿治标不治本,还得配合正规治疗。
【采收时节的门道】 要想药效好,采收时间大有讲究,老药农都等着霜降后的晴天进山,这时候地虎的淀粉含量最高,挖的时候要像挖红薯似的小心,别碰伤根须,新鲜药材要赶紧切片晒干,不然容易发霉变质,去年我就贪心多挖了些,结果没晒透,全变成了黑乎乎的"炭饼"。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虽然地虎是好东西,但千万别自己瞎折腾,就像老话说的"是药三分毒",用之前最好找中医师把把脉,要是在山里遇见,拍拍照过过眼瘾就行,乱采野生药材可是要挨罚的!你们老家有没有用过地虎治病的偏方?欢迎在评论区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