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中药材出口的事,正好赶上公司刚做完东南亚药材采购项目,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哪些中药材在海外最吃香,做了八年中药外贸,我发现老外最爱买的就这几类,有些品种国内批发价30块,到国外能翻三倍!(以下内容均基于真实报关数据整理)
【根茎类——海外中药铺的"硬通货"】 人参、西洋参这类补气药材常年霸占出口榜前三,韩国人买我们的高丽参半成品回去深加工,光吉林长白山产区去年就出口了800多吨,更有意思的是当归,在东南亚华人药店里,一公斤当归能换两箱红牛,很多旅居国外的中年大叔都懂这个"养生密码"。
【果实种子类——隐藏的暴利单品】 枸杞绝对是个传奇,宁夏中宁的红枸杞在迪拜机场免税店卖到800迪拉姆/斤(折合人民币1500元),更绝的是栀子,这种染色药材在欧洲被捧上神坛,我们50块一公斤收购的栀子,转手卖给德国香料公司能赚10倍差价,不过得提醒新手,八角茴香在欧盟有严格农残标准,前年整个广西的货都被退过。
【花类药材——颜值即正义】 菊花里的黄山贡菊现在成了日本药妆新宠,他们拿菊花提取物做美白面膜,一吨干花能做出5万片面膜,更意外的是辛夷花,这种治疗鼻炎的药材在东南亚华人区卖疯了,疫情期间销量暴涨300%,泰国药店甚至把它当伴手礼卖。
【动物类——暗流涌动的"黑金"】 水蛭干现在是中东土豪的养生新宠,迪拜富豪圈流行每天嚼两只医用水蛭"排毒",不过要特别提醒,穿山甲鳞片、犀角这些濒危物种千万别碰,去年海关查获的200公斤走私穿山甲片,直接让三个外贸公司进了黑名单。
【树皮类——中药里的"古董藏品"】 牡丹皮在韩国是镇店之宝,济州岛的中药局把三年陈牡丹皮当传家宝,最赚钱的其实是肉桂,我们广西的"桂皮王"去年靠出口越南,在胡志明市买了三套别墅,不过现在国际濒危物种公约管得严,厚朴、杜仲这些树皮出口要办十几份证明。
【特殊品类——区域性爆款清单】 东南亚最爱槟榔(不是嚼的那个,是中药槟榔),光老挝市场每年就要吃掉200吨,中东土豪痴迷藏红花,伊朗商人经常蹲在青海西宁批发市场抢货,最意外的是艾草,日本温泉酒店把艾绒做成浴剂,出口价比黄金还贵。
【出口门道——老外贸人的血泪经验】
- 欧盟和美国认准GMP认证,小作坊产品根本进不了Costco货架
- 东南亚喜欢"统货",但马来西亚海关查农残比德国还严
- 非洲市场要选耐储存的,像胖大海在肯尼亚沙漠地区能存三年不坏
- 包装学问大,给韩国的人参须用防潮铝箔,发印尼的茯苓要真空镀膜
最近遇到个奇葩事,有个客户要出口"僵尸姜"(存放五年以上的干姜),说是法国香水公司用来提取酮类物质,这行干久了才知道,老外玩的就是咱们玩剩下的,唐代的《千金方》在他们那成了科研宝库,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跨境电商这么火,中药材出口早就不是闷声发财的年代,抖音上教外国人用当归炖汤的主播,粉丝都比我多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