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必备!这5种清热化湿中药,祛湿排毒一身轻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天气闷得像蒸笼,早上起床总觉得嗓子眼糊着层痰,镜子里一看舌头——好家伙!一层厚厚的黄腻苔,连大便都黏马桶冲不干净,老中医把完脉直摇头:"你这是湿热缠身啊!"其实咱们南方人多少都有点"湿气焦虑",但真要说清楚怎么祛湿,很多人还只停留在喝红豆薏米汤的初级阶段,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几位清热化湿的"中药大将",都是千年验方里走出来的硬核选手。

【第一味:茯苓】 别小看这个白白的"土豆片",它可是《神农本草经》里的上品,我奶奶以前总在梅雨季挖来鲜茯苓炖鸡,那股淡淡的松香味能把整锅汤提鲜,现在药店买的茯苓块,用来煮粥最方便——抓一把和大米同煮,出锅前撒点盐调味就行,要是嫌麻烦,直接拿茯苓粉冲水喝,对付早晨起来的眼皮浮肿特别管用,不过要注意,虚寒体质的人吃多了可能会拉肚子,建议搭配红枣中和寒性。

【第二味:薏苡仁】 超市杂粮区最显眼的白色颗粒,其实是药食同源的高手,去年我连续加班脸上爆痘,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炒薏米,现在我家常年备着两罐:生的用来熬骨头汤(记得把汤上面的浮沫撇干净),炒过的直接泡水喝,有个小窍门:买薏米时闻着有哈喇味的千万别要,那是放久了发霉的征兆,女性经期最好停一停,这东西偏凉性,特殊时期别跟自己较劲。

【第三味:赤小豆】 注意不是超市里红彤彤的"红豆",这种细长暗紫色的才是正牌,我妈最爱用它来煮鲫鱼汤,鱼汤吸饱了豆子的沙感,喝着特别熨帖,要是没空炖汤,抓把赤小豆煮水当茶喝也行,煮剩的豆子还能拌蜂蜜当零食,不过这豆子利水力度猛,刚开始喝可能会频繁上厕所,这是好现象——说明湿气在找出口呢!

【第四味:荷叶】 新鲜荷叶铺在蒸笼上,下面炖着排骨,上面蒸着米饭,这是我家每年入夏的保留节目,晒干的荷叶更方便储存,撕成小片泡茶,看着青碧的叶子在开水里舒展,暑气跟着就消了一半,有次我拿着荷叶茶给办公室同事尝,个个都说比奶茶健康多了,不过这玩意儿性凉,手脚冰凉的姐妹建议加点生姜片平衡。

【第五味:茵陈】 这个黄色的小花穗可是退黄神器,肝炎病人的救命稻草,清明前后采的嫩芽最金贵,我们老家会拿来摊鸡蛋饼,平时用干茵陈煮水,对付皮肤瘙痒特别灵,我去年被蚊子咬得满腿包,用茵陈水洗了三天就不痒了,不过这味药味道很个性,第一次喝可能会皱眉头,可以加些冰糖调味。

说了这么多药材,其实最妙的是它们能互相搭配,比如经典的"三仁汤",杏仁+白蔻仁+薏苡仁,专门对付头部昏沉;"苓桂术甘汤"四味药,专治水肿型肥胖,我最近试了个懒人方子:茯苓粉+薏米粉+山药粉,1:1:1的比例混匀,每天早晚舀两勺冲牛奶,连喝一周感觉裤腰松快了不少。

最后要提醒大家,祛湿就像拖地,得勤快才行,别指望喝两天汤就能根治,关键要避开加重湿气的雷区:冷饮冰棍要克制,熬夜追剧最伤脾,洗完头发要及时吹干,要是照着这些方法坚持一个月还没改善,赶紧去找正经中医把脉,说不定你体内还有别的小秘密等着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