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朋友说买中药时被各种"参"搞晕了,今天咱们就来盘盘这些名字带"参"的中药材,别看都带个"参"字,脾气秉性可大不一样,用对了是宝,用错了可能适得其反。
【人参:百草之王的讲究】 长白山的老挖参人说,野生人参得生长几十年才能成型,现在市面上多的还是园参,不过就算人工种植,五年以上的林下参依然金贵得很,老中医给我讲过个窍门:真正好的人参主根应该像人形,须毛要清晰可辨,泡参茶别用开水直接怼,80度水温焖着喝最养人。
去年亲戚送了几棵野山参,我妈当宝贝似的存在冰箱,其实新鲜人参得赶紧吃掉,放久了有效成分会流失,要是实在吃不完,可以切成薄片用蜂蜜泡着,每天含两片比吃保健品强多了。
【党参:平民补气的妙用】 前阵子感冒后总觉得气短,中医给开了党参黄芪炖鸡,这橙黄色的药材看着不起眼,补气效果却很温和,山西产的台党参最地道,挑的时候捏着软糯不发硬的就是好货,有意思的是,党参熬汤必须久煮,至少炖够40分钟才能把药性煮出来。
现在超市里常有党参卖,价格比人参亲民太多,但注意别和当归混着用,俩补药撞一起容易上火,我试过用党参代替茶叶泡水,加点枸杞红枣,办公室提神必备。
【西洋参:火气旺者的救星】 邻居王叔常年吃人参结果流鼻血,后来改吃西洋参就顺当了,这美国来的洋参最适合热性体质,切片含嘴里能生津解渴,辨别好坏有个土方法:正品西洋参断面有菊花纹,闻着带点苦杏仁香。
夏天拿西洋参炖冰糖银耳羹特别清爽,记得要用隔水炖的方式,直接煮锅里容易破坏营养,有次看老中医给小孩开药,用西洋参配麦冬,说是既能补气又不燥,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那些容易被误会的"参"】 丹参其实是活血高手,心血管问题常配着用,玄参长得黑乎乎的,却是治咽喉肿痛的良药,至于苦参,千万别拿来泡茶喝,这味药专攻湿热毒疮,味道苦得能让人记住一辈子。
最有趣的是太子参,听着像贵族药材,其实就是孩子参,给孩子炖汤放几颗刚好,补而不滞,上次见药材店老板给孕妇配药,特意选了太子参,说是不会太猛正合适。
【厨房里的参药食谱】 说到吃参,东北的人参鸡锅最豪横,整根人参和鸡一起炖,汤头金黄浓郁,南方人更爱西洋参炖乳鸽,加几粒红枣就足够鲜甜,我最近迷上党参山药排骨汤,每周煲一锅,感觉爬楼梯都不喘了。
保存这些药材也有门道,人参得用保鲜膜包严实放冷冻层,党参晒干后装铁罐防潮,只有西洋参特殊,放在阴凉处就行,据说越陈越好。
最后提醒一句,这些带"参"的药材虽好,但吃之前最好找中医师把把脉,就像人参虽补,但发烧感冒时吃反而坏事,咱们普通人日常食补,每次用量控制在3-9克最保险,毕竟养生这事,讲究的是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