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克数别乱用!10种常见药材的黄金配比,老中医都在用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总看见有人在网上晒中药方子,不是黄芪怼到30克就是当归抓一大把,咱就是说,中药这玩意儿真不是买菜称重,差个几克效果天差地别!今天必须给大伙儿扒清楚中药克数的门道,看完这篇保准你抓药不翻车。

先唠明白为啥中药要论克称,不像西药一片两片那么简单,中药讲究君臣佐使的排兵布阵,就拿经典方剂四物汤来说,熟地黄要放12克当君药,白芍9克做臣药,当归6克当佐药,川芎3克为使药,这比例要是乱了,要么补过头上火,要么活血太过伤身,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规矩,可不是闹着玩的。

给大伙儿整理了10种家常药材的安全用量区间,建议收藏:

  1. 黄芪:补气圣手但别贪多,常规9-15克,超过30克得配伍防上火
  2. 当归:补血润燥,6-12克最稳妥,便秘人群超量可能拉肚子
  3. 茯苓:利水渗湿10-15克,湿气重可加到20但别长期吃
  4. 陈皮:3-9克刚刚好,放多了煮出来像刷马桶的味
  5. 枸杞:养生男孩注意!10-15克是极限,吃多眼睛反而干
  6. 金银花:清热解毒5-10克,喝猛了肚子疼别怪我没提醒
  7. 山楂:消食导滞6-10克,胃酸多的人超过5克就遭罪
  8. 菊花:明目降火3-6克,加太多舌头都麻了
  9. 甘草:调和诸药3-6克,过量会导致水肿和血压升高
  10. 肉桂:温阳散寒2-5克,补过头晚上睡不着觉

举个实在例子,去年我邻居王姐听人说阿胶糕好,自己买了阿胶块就往里猛加,250克核桃+200克红枣+50克阿胶,结果一家三口吃了全流鼻血,后来找中医看才明白,阿胶每天摄入量控制在5-10克,她那配方够正常人吃一周的量全搁一个糕里了。

特别要提醒的是,这些克数都是基础参考值,同样的药材,新鲜和制干的分量不同,患者年龄体重不同,季节气候不同都要调整,就像同是桂枝汤,夏天可能减到5克,冬天就得加到9克,所以抓药前最好找中医师把脉,别拿网上的方子直接当宝典。

再说说常见的雷区: × 盲目加大补药剂量:有人吃阿胶糕恨不得放半斤,结果虚不受补长痘爆疮 × 忽视药材质量差异:同样是人参,野山参3克顶园参30克,千万别傻乎乎按克数换算 × 特殊人群乱用药:孕妇吃当归超10克可能见红,小孩吃人参超5克容易流鼻血 × 长期固定配方:上个月还合适的方子,这个月换季可能要调整三四味药

最后教大家个笨办法——买药的时候让药房帮忙称,别嫌麻烦,很多药店有免费代煎服务,师傅们见得多,看到剂量不合理会提醒,记住咱们的目的是治病养生,不是搞化学实验,宁可少点也别过量,毕竟中药讲究"效不更方",吃对了克数,小方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