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附子能治新冠后遗症?""网上买的附子泡脚包靠谱吗?"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又爱又怕的中药界"话题王",别看它现在被包装成养生网红,人家可是正儿八经有着两千年入药历史的"老戏骨"。
要说附子的江湖地位,得从它"毒王"的名号说起,这黑黢黢、麻舌头的玩意儿,可是中药里少有的"双刃剑",用对了是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用错了可能就是要命的毒药,古代医家对它的态度特别有意思——既要靠它救人,又得防着它伤人,这种微妙关系在《神农本草经》里就被写得明明白白。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了:这么危险的东西为啥还能进《本草纲目》?这就不得不提它的"看家本领"了,附子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回阳救逆",简单说就是能把快要熄灭的生命之火重新扇旺,那些面色青白、手脚冰凉、脉象微弱的危重病人,往往就靠着附子配伍的四逆汤捡回条命,李可老中医当年用附子救过不少心衰病人,这事儿在中医圈都传神了。
不过别以为附子只会"补火",它治疼痛的本事同样了得,老寒腿、坐骨神经痛这些顽固病症,有经验的大夫开方时总会加点附子,去年我邻居王大爷腰疼得直不起腰,西医拍片说是椎间盘突出,结果喝了半个月含附子的中药汤剂,居然能下地遛弯了,当然这得是经过炮制的附子,生附子可不敢乱用。
说到炮制,这里头学问大了,附子采摘后要经过浸泡、煮制、切片、蒸制等十几道工序,就是为了去掉毒性,现在药店卖的都是制附子,但不同产地的炮制方法还有讲究,四川江油的附子最出名,人家泡附子的水都是专门从涪江取的,这种细节外行人根本注意不到。
最近网上流行用附子泡脚治宫寒,这事得两面看,确实有些女性泡完感觉手脚暖和了,但要是体质偏热或者泡太久,可能会上火流鼻血,我表姐就试过,结果半夜嗓子疼得睡不着,这说明啥?再好的东西也得对症才能用。
现代研究倒是给附子平反了不少,化验发现它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这些生物碱,既能抗炎又能调节免疫系统,不过这些成分也是有毒的,必须经过严格炮制才能破坏毒性,就像毒蛇的毒液能制药,关键看怎么用。
最有意思的是附子配伍的变化,配上干姜能增强温阳效果,搭配桂枝可以疏通经络,遇到阴虚的人又要配熟地来制约,这就像炒菜放调料,好厨师知道什么时候放多少,才能既去腥又不出怪味,去年我采访过一位老中医,他治疗风湿二十年,附子用量精准到克,多一分怕病人上火,少一分又怕药力不够。
现在市面上附子制品五花八门,泡脚包、膏药贴、养生茶都有,但说实话,真正需要附子治疗的病,都得让大夫望闻问切后开方,那些把附子当保健品天天吃的人,不是在养生而是在玩命,就像人参吃错会死人,附子用错更危险,这可是几千年用血泪换来的教训。
最后说个真实案例:前年我们村有个小伙子自行泡制附子酒,结果喝得口舌发麻送医院,这警示我们,附子虽是宝,但必须是驯服过的"千里马",得有专业的"驭马师"牵着才行,下次再看见附子制品,先想想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这把"双刃剑",毕竟生命安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