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芷,很多街坊可能觉得这是中药店抽屉里的药材,其实它早就悄悄钻进了咱们的厨房!前阵子我去菜市场,发现卖香料的摊位上摆着大捆白芷,老板娘说现在讲究养生的人都爱用它炖肉,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每逢冬至她总要往骨头汤里扔几片白芷,说是这样既能去腥又能暖身子。
要说白芷的来历可真不简单,这味带着淡淡香气的白色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被列为"中品",古人称它为"香白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写过,说它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我查过资料,原来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玉容散"里就掺着白芷粉,难怪古装剧里娘娘们皮肤都透亮得很。
现在咱们老百姓用白芷主要分两种:新鲜白芷切片炖汤,干白芷磨粉做调料,上个月我试着用白芷炖羊肉,确实惊艳到全家,三斤带骨羊腿肉焯水后,放两片桂皮、几颗花椒,再加拇指大的白芷,小火慢炖两小时,揭开锅盖那瞬间,羊肉的膻味全被白芷的清香化解了,汤头泛着微微的乳白色,喝起来还有回甘。
不过白芷虽好也有讲究,有次邻居王婶用半斤白芷泡酒治头疼,结果当晚就睡不着觉,后来才明白,白芷性温辛,每天用量控制在3-9克最合适,血热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像脸上冒痘、口腔溃疡的时候千万别碰,我试过在火锅底料里加多了白芷,全家人吃完都感觉舌头发麻,这才懂老话讲的"过犹不及"。
最近发现超市里的卤料包常混着白芷片,原来它能让卤味更醇厚,我自己试做过五香牛肉,按照古法配比,白芷、山奈、丁香各占两成,卤出来的牛肉确实有股特别的层次感,有意思的是,白芷遇到铁器容易发黑,所以老辈人都是用竹制工具处理它。
说到保存,去年我妈晒的白芷片特别有意思,她把白芷切成硬币厚的片,用棉线串成帘子挂在通风处,半个月后那些白芷片变得半透明,散发着类似当归的甜香,这种天然晾晒的白芷片,炖汤时放两三片就能让汤色清亮不浑浊。
最后提醒各位,药店买的硫磺熏白芷要仔细辨别,天然白芷表面应该有棕色小斑点,断面呈黄白色,闻着是淡淡的草药香,要是闻到刺鼻酸味,或者颜色过分雪白,八成是处理过的,就像我二舅在药材市场工作三十年说的:"好白芷要像小姑娘的脸蛋,白里透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