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润燥养生指南,10种中药帮你摆脱干燥困扰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天气越来越干了,很多人总觉得嗓子发紧、皮肤起皮,甚至便秘上火,其实啊,这些都是"秋燥"在作怪!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对付秋燥不能光靠喝水,还得用对润燥中药,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10种润燥界的"扛把子",让你从内到外滋润整个秋天!

为什么秋季需要润燥?

中医说"燥邪伤肺",入秋后空气湿度骤降,人体就像块被晒干的海绵,这时候要是不懂调理,轻则嘴唇干裂、鼻塞咽痒,重则咳嗽便秘、皮肤瘙痒,我邻居张姐就是典型例子,去年秋天硬扛着不调理,结果咳了半个月,脸上还爆皮过敏,花了不少冤枉钱。

其实咱们身体自带"保湿系统",肺主皮毛司呼吸,脾管运化生津液,胃负责吸收营养,当这些器官被燥邪干扰,就像水库断了水源,整个人自然就"干巴巴"的,这时候就得请润燥中药来帮忙了。

十大润燥中药推荐

  1. 百合——润肺界的小仙女
    这白生生的花瓣状药材可是润燥明星,煮粥炖汤放几片,喉咙立马舒服,特别是熬夜后嗓子疼,用百合+枸杞泡水喝,比吃润喉糖管用多了,不过注意别买硫磺熏过的,选带着自然清香味的最好。

  2. 麦冬——专治口干舌燥
    长得像草根的麦冬,泡水喝能解渴生津,我同事天天对着电脑,杯子里总泡着麦冬+石斛,她说这样眼睛不干涩,口腔溃疡也少了,但麦冬性寒,手脚冰凉的人要少喝。

  3. 杏仁——肠道润滑剂
    别以为只有止咳作用,每天吃5-6颗甜杏仁,便秘问题能改善不少,建议买那种带点苦味的北杏仁,磨成粉加牛奶喝,比什么排毒茶都温和有效。

  4. 银耳——平民燕窝不是吹的
    这滑溜溜的菌类堪称润燥全能选手,和莲子红枣一起炖,连吃三天就能感觉皮肤没那么紧绷了,记得选丑耳(本草银耳),胶质更多更黏稠,泡发后炖20分钟就出胶。

  5. 玉竹——给身体做SPA
    这种淡黄色的根茎看着不起眼,却是养阴高手,用它和排骨炖汤,喝完整个人从喉咙到胃都润泽得很,特别适合经常抽烟喝酒、说话多的老师销售这类人群。

  6. 蜂蜜——天然润燥膏
    早上空腹喝杯温水冲蜂蜜,比喝奶茶健康多了,不过要选百花蜜或者洋槐蜜,枣花蜜太燥反而不合适,提醒一句:蜂蜜不能用开水冲,会破坏活性成分。

  7. ——行走的润燥神器
    冰糖雪梨炖得烂烂的,连碗底的汤水都要喝干净,如果嫌麻烦,直接榨杯梨汁,加少量姜丝平衡寒性,不过胃酸多的朋友要少吃,毕竟梨子比较凉。

  8. 山药——健脾润燥两手抓
    蒸山药、煲山药排骨汤,既能补脾胃又能生津液,特别是反复感冒、抵抗力差的人,秋冬多吃山药准没错,记得选铁棍山药,普通菜山药效果差远了。

  9. 沙参——呼吸道干燥克星
    分南沙参和北沙参,南方潮湿用南沙参,北方干燥用北沙参,和老鸭搭配炖汤,对干咳无痰特别有效,但沙参有利尿作用,晚上别喝太多汤。

  10. 荸荠——地下润燥宝
    这个马蹄状的东西生吃最润燥,剥皮当水果吃,清热化痰还通便,不过脾胃虚寒的要煮熟吃,比如和藕一起熬汤,加点红糖调味,暖胃又润燥。

润燥中药怎么搭才有效?

单用一种中药当然好,但学会搭配效果翻倍。

  • 晨起空腹:蜂蜜水+百合瓣
  • 下午茶:麦冬+太子参煮水
  • 晚餐汤:银耳+梨+枸杞
  • 睡前饮:杏仁露+少许蜂蜜

特别推荐个"润燥四宝粥":百合20g、银耳半朵、大米50g、藕粉1勺,先把米和百合煮半小时,加泡发的银耳再煮10分钟,最后用藕粉勾芡,这粥早晚各喝一碗,连吃一周,保证你不再"静电体质"!

这些人用润燥中药要谨慎

虽然都是润燥的,但不同体质要注意:

  1. 阳虚怕冷:少吃寒性的麦冬、梨,多吃山药、桂圆
  2. 痰湿体质:别急着滋阴,先吃茯苓、薏米祛湿
  3. 孕妇小孩:避开杏仁、沙参,多喝银耳雪梨汤
  4. 糖尿病人:用罗汉果代替蜂蜜,选低糖食材

记住润燥不是越多越好,出现这些情况要停用:

  • 舌头苔变厚腻
  • 大便突然稀溏
  • 腹胀不想吃饭 这说明身体已经够湿润了,该调整食谱啦!

现在正是调理的好时候,与其等到皮肤干裂、嗓子冒烟才着急,不如现在就动手给自己煮碗润燥汤,这些中药材超市都能买到,价格也不贵,关键是坚持吃才能见效,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做个水润润的健康达人吧!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