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隔壁王叔晨练时不小心崴了脚,小区张阿姨立马从家里翻出个布包,倒出些褐色粉末兑酒调匀,给王叔糊在红肿处,没想到半小时后疼痛就缓解了,这操作让围观的大爷大妈们直呼神奇,其实这些看似普通的中药材,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急救宝典"里藏着的宝贝。
跌打损伤首选"金不换" 说起急救中药,第一个要提的就是三七,这个被李时珍称为"金不换"的药材,在云南白药里就是核心成分,去年我爬山时不小心滑倒,膝盖肿得像个馒头,导游掐了一把野菜捣碎敷上,凉丝丝的特别舒服,后来才知道那就是野生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散瘀,现在我家药箱常备着晒干的三七片。
处理跌打损伤有个小窍门:把三七粉和少量白酒调成糊状,敷在肿痛处,再用纱布固定,注意别裹太紧,免得影响血液循环,不过要是听到骨头咔嚓响,千万别自己瞎折腾,赶紧去医院才是正经。
艾叶救急有奇效 前阵子闺蜜半夜急性肠胃炎,疼得直打滚,我突然想起奶奶教的偏方,抓了一把干艾叶煮水,趁热给她泡脚,大概泡了二十分钟,她居然慢慢睡着了,第二天她说肚子咕噜叫了几下,疼痛减轻大半,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艾叶含有的挥发油能温经散寒,对受凉引起的腹痛确实管用。
现在我家冰箱冷冻层常年备着艾绒包,夏天贪凉吃坏肚子时,拿出来微波加热敷肚脐,比喝黄连水强多了,不过艾叶性温,发烧时可不能用,不然火上浇油更麻烦。
生姜堪比急救侠 上个月公司年会,同事小陈贪杯喝大了,吐得昏天黑地,我剥了块生姜让他含着,又切了几片贴在内关穴上,别说,这招还真灵,没多会儿他脸色就好多了,中医说生姜能解表散寒,止呕效果特别好,尤其是对付晕车晕船,切片贴肚脐比吃药片还管用。
但要注意,腐烂的姜会产生黄樟素,吃了反而伤肝,我妈就总把姜埋在沙土里保存,随用随取,这个方法确实比放冰箱强。
金银花治百病炎症 有次带娃去游乐场,小家伙玩了一身汗又吹空调,晚上开始咳嗽发热,邻居大姐送来一大壶金银花露,让孩子当水喝,第二天体温就降下来了,喉咙也不红了,金银花这个"植物抗生素"确实名不虚传,扁桃体发炎时,用它煮水漱口比淡盐水管用多了。
不过要认准忍冬科的正品金银花,市场上有些劣质品是用山银花冒充的,我一般买河南封丘产的,那里的金银花药效最好,泡出来的茶汤清澈碧绿。
蒲公英全身都是药 楼下刘婶每年春天都去挖蒲公英,焯水晾干后天天泡茶喝,上次她被毒蚊子咬了,抓了一把蒲公英叶子嚼碎敷在肿块上,第二天就消下去了,这个随处可见的野草,根茎叶都能入药,乳腺胀痛时喝蒲公英粥,尿路感染时煮水当茶,堪称居家万能药。
但蒲公英性寒,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我表哥有次拉肚子还猛灌蒲公英茶,结果跑厕所更勤了,这就是典型用错例子。
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急救方子,关键时候真能解燃眉之急,不过咱们也得明白,这些方法大多是辅助治疗,遇上心脏病发作、大出血这些要命的情况,必须马上打120,就像老话说的"单方气死良医",对症才能见效,用错了反添麻烦,建议每家药箱都备个小布袋,把这些应急药材分装好,毕竟关键时刻,它们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