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种植中药材,天时地利下的绿色致富路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以前只知道海南盛产椰子和海鲜,没想到现在连中药材都种出大名堂了!"海口某中药材基地的技术员老王一边给八角茴香除草,一边跟记者唠起嗑来,在他身后,成片的肉桂树正散发着特有的香气,这是海南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第12个年头,像老王这样的"新农人"已有上万名。

热带宝岛的千年药缘 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自古就是"南药北运"的重要驿站,宋代《太平圣惠方》就记载过琼州府进贡的沉香、降真香等道地药材,但真正让中药材种植形成规模的,还是近十年的事,省农业厅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50万亩,槟榔、砂仁、广藿香等品种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云雾山间,一片挂着"林下经济示范区"牌子的坡地格外显眼,技术员小黎指着缠绕在橡胶树上的绞股蓝说:"这些喜阴药材就像森林里的精灵,和橡胶树玩起了'共生游戏'。"这种"胶药套种"模式,让每亩橡胶林增收超3000元,全县已有2万胶农转型为"药材管家"。

政策春风催动产业升级 2019年海南被纳入国家中药材产业规划后,一系列扶持政策接踵而至,省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专项资金,对标准化种植基地给予每亩800元补贴,更让药农们拍手叫好的是"以奖代补"政策——通过GAP认证的基地,能拿到最高50万元的奖励。

在三亚育才生态区的智能温室里,温度湿度全由手机APP控制,返乡创业的陈老板展示着手机里的"智慧药田"系统:"这可是我参加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时学到的新技术,现在客户扫码就能看到药材生长全过程。"目前全省已有47个中药材基地接入溯源系统,订单量平均提升40%。

南药北卖的财富密码 每天清晨,位于澄迈县的老城物流园就开始忙碌起来,装满高良姜、胡椒的冷链货车从这里发往全国,最远的一车曾跨越4000公里直达新疆药房,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海南中药材出口也实现突破,2022年对东盟国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60%,益智仁、丁香等品种尤其受欢迎。

"我们和广药集团签了保底收购协议,根本不愁销路。"屯昌县的石斛种植大户王大姐算着账:每亩石斛年收益超5万元,比种水稻强几十倍,更让她高兴的是,女儿去年通过直播带货,把自家石斛卖到了韩国,据统计,全省从事中药材电商的农户超3000户,抖音"海南南药"话题播放量已破亿。

藏在深山的致富经 五指山脚下的毛阳镇,瑶族阿姐们正在晾晒灵香草,这种专治风湿骨痛的药材,因为含有特殊挥发油,必须用竹匾在通风处阴干,镇合作社负责人盘着算盘说:"今年灵香草收购价涨到每斤28元,全镇光这一项就能挣200多万。"他们最近还开发出药膳包、香囊等深加工产品,利润直接翻番。

不过产业发展也面临挑战,省农科院专家提醒,台风季的防风固架成本占种植费用的30%,而仓储物流中的防潮防虫技术还需提升,但更多机会正在显现——中国中药协会刚把海南列为"南药国际化示范基地",首批认定的12个"琼药"地理标志产品正在申请欧盟认证。

夜幕降临时,东方市的八角交易市场依然灯火通明,来自浙江的客商老李边验货边说:"海南八角的挥发油含量比内地高2个百分点,熬制中成药时药效更醇厚。"像这样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全省已建成8个,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曾经藏在深闺的琼岛本草,正借着自贸港的东风,书写着新时代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