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单开得快?老中医教你几招实用秘诀!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大夫,能不能快点?后面还有好多病人呢!"这句话怕是每个中医都听过,刚入行时我也被催得手心冒汗,现在摸出门道了,三分钟开好药单还能保证疗效,今儿就把压箱底的功夫掏给大家,保准你看完就能提速!

把"偷懒"技术练成肌肉记忆 别误会,这里的偷懒可是门技术活,我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二十多个常用方剂模板,什么桂枝汤、银翘散、四物汤全写成速记符号,遇上风寒感冒,笔走龙蛇画几个圈叉,剂量自动换算成克数,去年带的实习生总嫌我开方快得像在画符,其实人家那是十年功练出来的速记术。

电子药柜比算盘好用 现在谁还抱着本草纲目翻药典?手机里存着"中医通""大家中医"这些APP,输入症状自动关联经典方剂,上周急诊有个高热病人,边把脉边语音输入"39度恶寒无汗",系统秒推麻黄汤加味方案,不过机器终究是笨的,还得咱们大夫把关辨证,可至少能省下查古籍的时间。

望闻问切要像交警开罚单 老师傅教过个绝招:把问诊流程变成流水线,先看舌头照片存手机,再摸脉搏计时一分钟,睡眠咋样?胃口如何?二便正常吗?"三连问,上个月门诊量破百那天,全靠这套标准流程,下午五点就结束战斗,遇到复杂病情还是要慢下来,但常见病完全可以流程化处理。

药名缩写都是江湖黑话 内行才知道的秘密:白芍简写"白勺",生地变"生柢",甘草直接"甘",这些不是错别字,是百年传承的速记智慧,我那当学徒的侄子刚开始总吐槽像密码,现在他开方速度已经是同学里的火箭号了,只有业内人看得懂就行,药房师傅都门儿清。

剂量口诀比计算器管用 "柴胡劫肝用八钱,黄芪补气四两添",这种顺口溜我攒了整整一本,新手大夫开方总盯着称算剂量,咱们老江湖都是靠口诀默算,前年带教时搞了个剂量接龙游戏,结果学生们开方速度直接提升三倍,现在个个都能出口成方。

特殊人群备好应急锦囊 儿科三宝(金银花、连翘、芦根)、孕妇禁用清单、老年调理基础方,这些都要做成立牌放在案头,上次隔壁王大夫接诊个孕吐患者,瞥见警示牌立马避开半夏,差点出医疗事故,现在我们科室每人桌上都有个性化速查卡,危急时刻能救命。

签名章比书法作品值钱 十年前我开始用印章代替手写签名,最开始是为了防抓方作弊,后来发现这简直是提速神器,现在不仅姓名用印,连常用剂量单位都刻成小章,"g""枚""片"往上一盖,整齐又规范,不过要注意备案审批,别学网上那些乱刻医章的自媒体。

药房对话暗藏提速玄机 老主顾都知道我的暗号:"常规三副"就是续方,"加姜枣"代表要煮粥调护,这种默契能省去大半解释时间,但前提是平时要把健康教育做到位,现在我的患者群都知道,微信发个舌苔照片,马上收到配好剂量的电子药方。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开方快是本事,但更要快中求稳,我老师常说"急惊风撞着慢郎中",咱们既要保证速度,更不能丢下辨证精准的看家本领,建议新手先练三个月慢工出细活,等方歌药性刻进骨子里,再来谈提速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