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身边好多朋友都感冒了,有人一发烧就往医院跑,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澡方特别管用!今天就给大家说说感冒后用哪些中药煮水洗澡能缓解症状,都是简单易操作的家常方子,看完记得收藏~
风寒感冒:发冷怕风试试这些暖身方
如果是着凉引起的感冒,典型症状就是浑身发冷、流清鼻涕,这时候泡个药澡就像给身体"加热"一样舒服,我家常年备着艾叶,抓一把煮水兑温水洗澡,艾草的辛香能瞬间打通毛孔,特别是泡脚的时候,寒气顺着脚底往外冒,泡完擦干钻进被窝,出点汗第二天就好多了。
推荐搭配:艾叶+生姜+葱白
生姜切几片丢锅里,再加半把艾叶,煮开后转小火焖10分钟,洗澡水别太烫,40度左右刚好,重点搓后脖子、胸口和脚底,这些地方穴位多,驱寒效果翻倍,有次我弟淋雨回来,用这个方子泡完,连夜打喷嚏带出好多清鼻涕,第二天活蹦乱跳去上学了。
风热感冒:嗓子疼用清凉草药最灵
要是感冒时喉咙肿痛、鼻涕发黄,多半是风热作怪,这时候千万别用艾叶越洗越燥,换成薄荷、金银花这类凉性药材才对路,去年我嗓子肿到吞口水都疼,摘了自家阳台的薄荷煮水,晾到温热擦洗腋窝、肘窝这些散热的地方,洗完感觉胸腔里的火气都散了一半。
经典配方:薄荷+桑叶+菊花
这三样在药店都能买到,各抓一小把煮15分钟,洗澡时用毛巾蘸着药水敷额头,对发烧引起的头痛特别管用,记得洗完别吹空调,自然晾干最好,邻居张阿姨上次用这个方子给孙女退烧,小家伙泡完还问"奶奶什么时候再给我做香香澡"。
通用型感冒浴方:厨房里就能找到的材料
不想分寒热的话,有几个万能方子特别实用,我妈最爱用生姜红糖水擦身,说这是她坐月子时偷师的老方子,生姜切片捣出汁,加红糖熬成浓稠的酱,洗澡时当沐浴露用,重点搓胸口和后背,祛湿保暖一手抓。
懒人必备:花椒水擦脚
抓两把花椒煮开水,晾温后只泡双脚,这个方法特别适合懒得全身洗的人,睡前泡15分钟,穿上厚袜子睡觉,寒气从脚底排出去,第二天鼻塞通气快,我们公司小刘上次重感冒,连泡三天花椒脚,省下去诊所排队的时间。
泡澡小窍门,效果翻倍不踩雷
- 水温要掐准:不管哪种药浴,水温都不能超过42℃,不然毛孔缩得太紧,药效进不去,用手肘试温度,比体温高两三度最合适。
- 时间别太长:不是泡得越久越好,15-20分钟足够,泡到皮肤发皱反而伤正气。
- 擦干有讲究:出来先用干毛巾沾掉水珠,千万别用力搓,等身上没水珠了再穿衣服,小心二次着凉。
- 特殊人群注意:孕妇、高血压患者要避开活血化瘀的药材,小孩泡澡时间减半,皮肤过敏的先在手腕试敏。
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别耽误
虽然药浴能缓解症状,但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咳黄痰带血丝、胸闷喘不上气,千万别硬扛,我同事之前咳嗽半个月不好,自己灌艾草澡,结果拖成肺炎,药浴只是辅助,生病还是要看医生!
最后教大家个判断寒热的土方法:喝热水觉得舒服的是风寒,喝完更难受的多半是风热,下次感冒别急着吃抗生素,翻翻厨房抽屉,说不定就能配出一锅对症药浴,毕竟老话说得好:"常泡草药澡,郎中门外绕",这些祖辈传下的智慧,真的比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