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老街坊们念叨"中七"这个词,去中药店抓药时也常看见老师傅在方子上写"七情配伍",刚开始我以为这是某味神秘药材的名字,后来跟着王大夫学了三个月才明白,原来这"中七"说的就是中药配伍里的大学问——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这七大规律。
那天在药房看张伯调脾胃方子,他拿着黄芪、党参反复掂量,我凑近问:"伯,这俩不是补气的吗?"老爷子眯着眼笑:"小伙子有所不知,这叫相须为用,就像刘备关羽结拜,单独用黄芪能补气,配上党参就像给箭矢装上弓弩,力道能透墙三尺。"说着往秤盘里又添了茯苓,"再加个相使的茯苓,就像给弓箭绑上定位仪,药性直冲脾虚病灶。"
说到相畏相杀这对冤家,我可亲眼见过李郎中治蛇毒,被竹叶青咬伤的汉子疼得满地打滚,老先生不慌不忙捣碎半边莲敷伤口。"这叫相杀,半边莲专克蛇毒。"他边说边开内服药方,"但半边莲性寒,得配些生姜相畏着用,寒性就像被套上棉手套,既能解毒又不伤胃。"
最有意思的当属相恶相反,上周隔壁陈婶风寒咳嗽,自己煮了川贝雪梨汤反而咳得更凶,王大夫摇头道:"川贝和乌头就是相恶的冤家,就像猫狗打架,你本该用麻黄发汗,结果川贝把药性压住了。"他重新开的方子里,仔细避开了所有相反药,连甘草都不敢多放,"别小看这相反,人参与藜芦同锅煎,轻则失效重则中毒,比武侠剧里的生死蛊还邪门。"
单行配伍最考验功夫,上个月药材市场收来批野山参,王大夫特意教我辨认:"这种百年老参得单刀直入,切片含服最能吊命,要是加枸杞红枣,反把灵气耗散了。"果然见他救治气脱病人时,只取三片人参放舌下,不到盏茶功夫就转危为安。
现在每次看师父开方都像看高手下棋,哪味药往前冲,哪味在后面堵,哪味负责调和,哪味专门盯着副作用,前日治湿疹用的苦参汤就暗藏玄机:苦参清热燥湿是君药,黄柏相须增强疗效,佐以少量苍术相畏防苦寒伤胃,最后用蜂蜜相杀调和苦味,一剂药里把七情用了五情。
这中药配伍的学问,真应了那句老话"用药如用兵",相须相使是锦上添花,相畏相杀是悬崖勒马,单行则是特种兵突击,难怪古人说"七年之疾,求三年之艾",这看似简单的草根树皮,经过七情调配竟能化腐朽为神奇,下次再看到药方上的"中七"二字,可不敢小瞧了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