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中药材中的泻下峻药

一归堂 2025-04-09 科普健康 1621 0
A⁺AA⁻

牵牛子,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功效在中医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它不仅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还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而受到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牵牛子的相关信息:

  1. 基本信息

    • 名称分类:牵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 产地分布: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江苏、山东、河南等地。
    • 入药部位:以干燥成熟种子入药。
    •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 功效主治:泻下,逐水,去积,杀虫,主治水肿,鼓胀,痰饮,脚气,大小便不利,食滞虫积,痈肿疔毒,喉痹咽风,癣疮。
  2. 临床应用

    • 利水消肿:牵牛子可用于治疗各种水肿,如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通过利尿作用减轻水肿症状。
    • 通便泻下:对于大便秘结、热结便秘等症状,牵牛子能够发挥泻下作用,促进排便。
    • 杀虫疗疮:外用可治疗疥癣恶疮、痈肿疮毒等皮肤病,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 祛痰平喘:对于痰壅气滞、喘息咳嗽等症状,牵牛子能够祛痰平喘,改善呼吸系统症状。
    • 驱虫攻积:内服可用于治疗虫积腹痛、蛔虫病等寄生虫感染。
  3. 用法用量

    • 煎剂:5~10克,宜打碎先煎。
    • 丸散:每次1.5~3克。
    •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不宜与巴豆同用,气虚、脾胃虚弱者慎用。
  4. 炮制方法

    • 净制:除去杂质及果梗,筛去灰屑。
    • 切制:用时打碎。
    • 炮炙:取净牵牛子,照清炒法炒至微鼓起,内部黄色,用时捣碎。
  5. 配伍应用

    • 牵牛子+木香:用于脾湿胃弱,胀满痞塞,大便不通。
    • 牵牛子+甘遂+大戟+芫花:用于水肿腹胀,二便不通。
    • 牵牛子+槟榔+木香:用于湿热积滞,腹痛便秘,里急后重。
    • 牵牛子+大黄+芒硝+甘草:用于水饮内停,痰饮喘咳,面目浮肿,脉沉有力。
  6. 药理作用

    • 泻下作用:牵牛子含牵牛子甙,能刺激肠道分泌增多,蠕动增强,导致泻下作用。
    • 利尿作用:牵牛子能增加尿量,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量也增加。
    • 抗炎镇痛作用:牵牛子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能提高小鼠痛阈值。
    •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牵牛子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毒性作用:牵牛子粉混悬液给小鼠灌胃的LD50为29.7±0.8g/kg。

牵牛子作为中药材中的一种泻下峻药,其功效多样且显著,在使用牵牛子时需注意其毒性和副作用,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药效。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