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山间小路,总能看到缠绕在竹篱上的藤蔓植物,这些看似普通的藤条,在中医眼里却是调理身体的"天然药库",今天带大家认识七种常见的藤草类中药,看看老祖宗是怎么用它们治病养生的。
藤草类中药的"筋骨养护队"
在中医理论里,藤类药物天生带着通经活络的本事,就像爬山虎能顺着墙壁攀爬,这些藤本植物的药性也能顺着人体经络游走,特别擅长对付关节疼痛、风湿麻木这些"顽固分子"。
络石藤:风湿患者的天然热敷贴
这种开紫色小花的藤本有个诗意的名字,它的药用部位是带叶的藤茎,老中医常说它像自带温热属性的按摩师,对风湿痹痛有奇效,新鲜藤叶捣烂外敷,能缓解跌打损伤的肿痛,晒干煎汤泡手脚还能改善老寒腿。
夜交藤:失眠星人的安眠藤枕
何首乌的藤茎到了晚上会自动交织,古人觉得这特性特别适合治疗失眠,把晒干的夜交藤打碎装枕头,淡淡的草香能宁心安神,配上酸枣仁煮水喝,对长期熬夜导致的心悸失眠效果显著。
妇科调理的三味"藤药"
很多藤类中药都有疏通血脉的特点,在调经养血方面各有妙招。
鸡血藤:贫血女性的补血圣品
这种切面有红白相间纹理的藤茎,光听名字就知道和血液有关,熬汤时放几片,既能补气血又能通经络,特别适合脸色苍白、月经量少的女性,搭配当归炖乌鸡,堪称"液态阿胶"。
海风藤:海边人家的祛湿法宝
产自沿海的褐色藤条自带咸鲜味,专克风湿顽疾,梅雨季节用它煮水擦拭关节,比电风扇吹着还舒服,渔民们出海前都会煮壶海风藤茶,说是能防海上湿气入侵。
雷公藤:关节炎的"急先锋"
别看名字吓人,这个带斑驳皮孔的藤茎可是治疗类风湿的猛将,不过这家伙药性猛烈,必须炮制后才能入药,现在药店多用它的提取物,配合其他药材制成膏药,专治关节红肿热痛。
厨房里的藤类药膳
别以为这些藤条只能入药,它们还是很好的食疗材料。
钩藤: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茶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在院里种钩藤,嫩芽采下来泡茶,喝着有点薄荷的清凉,现代研究说它含钩藤碱,能扩张血管,不过要提醒的是,煎煮时间别超过20分钟,不然有效成分会挥发。
忍冬藤:清热解毒的夏日凉茶
金银花的藤茎虽然没有花那么出名,但清热效果不逊色,夏天用它煮水当凉茶喝,加点冰糖就是天然的消炎药,长痘的时候拿煮过的藤水洗脸,比某些祛痘产品还温和管用。
使用藤草药的三大忌讳
虽然都是藤类,但脾气大不相同,雷公藤有毒性必须慎用,夜交藤不适合阳亢体质,而鸡血藤孕妇要忌口,最保险的方法是找中医师辨证,别自己乱配药方。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不少藤类中药衍生品,像夜交藤助眠枕、鸡血藤膏方、海风藤足浴包,下次去中药铺,不妨问问药师这些藤草类的养生新吃法,毕竟千百年来,这些会跳舞的藤蔓早已把我们的养生智慧编进了年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