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老家帮老妈收拾院子,发现墙角那丛绿油油的野草又冒头了,这玩意儿在咱这儿土话叫"观音垂",老一辈都说是神仙留下的药草,别看它不起眼,可浑身都是宝!今儿就跟大伙儿唠唠这味藏在深山里的中药宝贝。
要说这观音垂啊,可是有年头的故事,听爷爷辈的人讲,早年饥荒时候,不少人靠嚼这草叶续命,村里王奶奶九十多了还耳聪目明,秘诀就是每年春天拿它泡茶喝,这草叶子对折就像菩萨低垂的眼帘,根须白白嫩嫩像观音手中的净瓶,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带着仙气的名字。
前些年我腰疼得直不起来,还是镇上老中医给开的方子里见了它,老大夫边写方子边念叨:"这草药利水渗湿是一把好手,你这是久坐不动憋出湿气来了。"回去抓了三副药,没想到喝完整个人轻松不少,现在对着电脑久了,我都会抓两片泡茶喝。
这草药最绝的是"一物三用",鲜叶捣烂敷在蚊虫叮咬处,立马止痒消肿;晒干的茎煮水洗脚,专治香港脚;根部切片泡酒,据说能缓解风湿骨痛,隔壁陈叔去年摔了腿,天天拿这草药熬水熏洗,现在走路比年轻人还利索。
不过要认准正宗的观音垂可不容易,市面上常见两种假货,一种叶子带绒毛的叫"毛脉蕨",另一种开紫花的是"鸭跖草",真品叶片背面有细密银斑,折断时能闻到类似薄荷的清香,记住口诀"叶背银星点点,断口清香绵绵",保准不会买错。
前阵子看新闻说,某医学院研究发现这草含有特殊的黄酮类物质,可咱山里人哪管这些洋名字,就知道春天采收最好,早上露水未干时采摘药效最强,晾晒也有讲究,得用竹簸箕摊开,每天翻三次,晒到七成干再阴干,这样有效成分才不会流失。
现在城里人都流行喝养生茶,其实真正的好东西都在山野里,就像这观音垂,虽然不上药典,但祖祖辈辈用它调理身子,不过要提醒大伙,孕妇和体寒的人要慎用,毕竟中药讲究辨证施治,要是拿不准自己体质,最好还是找老中医把把脉再决定怎么用。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某宝上打着"野生观音垂"旗号的茶叶卖得火热,作为从小玩着这草长大的山里娃,我得说句公道话:真正好的观音垂都是村民自己上山采的,哪有那么多"野生"货源?买的时候可要擦亮眼睛。
说到底,这味被大山滋养的草药,承载着多少代人的健康记忆,每次看到它在风雨中倔强生长的样子,就想起奶奶说的:"草木有灵,关键要懂得它的脾气。"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