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反复无常,不少朋友跟我抱怨浑身酸痛、关节发僵,翻出我家祖传的中药熏药方子,试了几次果然见效,今天就把这套用了三十年的熏药配方分享给大家,这可是当年爷爷在药铺当学徒时记下的老方子。
这熏药配方看着简单,里头可藏着大智慧,艾叶15克打底,这东西就像中药里的暖宝宝,专治寒湿,加上红花10克活血化瘀,老姜5片驱寒暖胃,再配上30克粗盐引药入经,最后加一勺高度白酒当引子,这五样材料缺一不可。
配好药材别急着上火,先得用纱布包成拳头大的药包,烧水的时候要注意,水温得控制在60度左右,太烫容易烫伤皮肤,太凉又激不出药效,把药包放进去煮上十分钟,厨房立马飘着股说不出的草药香,这时候你会看见水面浮着层细密的油花,那是药材里的精华全熬出来了。
熏药最讲究火候,刚出锅的药汤千万别直接往身上倒,找个深木桶,人坐上去盖上浴巾,让热气慢慢往骨子里钻,这时候你会感觉热浪顺着七窍往身体里灌,后背像压着块暖玉,手脚尖渐渐泛起麻酥酥的痒,这种舒服劲儿,空调房待多久都体会不到。
去年邻居王姐风湿发作,膝盖肿得亮晶晶的,我让她连着熏了三天,每天换新药包,到第四天她就能弯腰捡东西了,直说这法子比吃西药管用,不过要提醒大家,高血压患者要谨慎,熏完记得喝温水,千万别着凉。
这方子最妙在药材搭配,艾叶通十二经络,红花化瘀血,老姜振脾胃阳气,粗盐入肾经,白酒就像个快递员,把这些药性送到该去的地方,熏完一次,整个人像被阳光晒透的棉被,从里到外都松快。
现在年轻人总说没时间调理,其实每晚看电视时熏二十分钟就够了,药汤可以反复加热用三天,周末抽空配新药包,记住熏完别急着洗澡,让药气在体表停留两小时,效果翻倍,要是配合艾灸效果更好,但初次尝试还是先单独用熏药。
前几天快递小哥来取件,看我蹲在木桶上冒热气,打听半天也要了方子,他说天天骑电动车膝盖疼,熏了两次说疼痛减轻不少,不过要提醒各位,皮肤有伤口或者长痘的时候千万别试,孕妇更要避开。
这方子虽然简单,但里面学问可不少,药材比例不能乱改,艾叶多了上火,盐放多会伤气,煮药最好用砂锅,不锈钢锅会破坏药性,熏的时候穿纯棉衣服,化纤布料容易闷出汗疹子。
现在市面上各种熏蒸产品五花八门,但真要治病还得靠老方子,这配方我们家用了三代人,每次感冒初起、淋雨受寒,熏上半小时准好,要是觉得收集药材麻烦,可以去中药店抓现成配好的熏药包,不过记得看配料表有没有加乱七八糟的东西。
最后说个窍门,熏完的药渣别浪费,装布袋里放枕头旁,助眠安神特别管用,这土方法看着不起眼,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大家不妨试试看,说不定从此就离不开这口温热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