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止渴中药有这些!口干舌燥别只会喝白开水,老中医教你科学补水

一归堂 2025-05-05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总感觉嗓子冒烟?喝水也压不住火?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备好了"天然饮水机"——中药里藏着不少止渴高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十种既能解渴又能养生的中药,看完这篇别再傻傻抱着保温杯灌凉水啦!

麦冬:润肺养阴的"口服甘露" 这味长得像草根的药材可是办公室白领的救星,每天抓5颗胖乎乎的麦冬,配上3颗枸杞子,沸水焖泡20分钟,一杯琥珀色的滋阴茶就搞定了,特别适合长期对着电脑说话多的朋友,喝上两周能明显感觉喉咙不发干了,不过要注意,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的朋友要少喝。

玉竹:古法养颜的"植物玻尿酸" 《本草纲目》里记载的美容圣品,用来煲汤最合适,半根玉米搭配10克玉竹、5颗无花果,小火慢炖1小时,汤水清甜还能补气血,重点说下搭配禁忌:别和咸鸭蛋同吃,不然润燥效果会打折扣,试过用玉竹蜂蜜腌渍当蜜饯,居然比超市买的含片还管用。

乌梅:酸爽解渴的"液体话梅" 药店买的那种熏硫乌梅可不行,得选晒干的正宗青梅,每次用3-5颗掰开,加冰糖煮出酸梅汤,冷藏后那叫一个透心凉!特别提醒:胃酸过多的朋友要谨慎,可以改喝乌梅三豆饮(乌梅+黑豆黄豆绿豆),去年夏天我靠这个方子,愣是没买过外面那些勾兑的酸梅汤。

石斛:九大仙草里的"补水王者" 新鲜铁皮石斛榨汁最好,但实在不方便的话,枫斗(加工品)煮水也够用,记得要敲碎再煮,冷水下锅煮40分钟,汤色偏黄时加西洋参片,这才是地道的益气生津组合,某次感冒后期口干舌燥,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它,喝完确实满口生津。

知母:清热泻火的"灭火器" 这味苦寒的药材最适合实火旺的人,典型症状是口渴想喝冰水、小便发黄,推荐搭配粳米煮粥,5克知母熬出药汁滤掉,用药汁煮粥,早晚各一碗,但千万记住:手脚冰凉、大便稀溏的寒性体质千万别碰,否则越喝越渴。

天花粉:消渴症的千年克星 糖尿病前期口干舌燥的一定要注意,这个瓜蒌根磨粉堪称古代胰岛素,每天早晨空腹用3克粉末冲服,坚持三个月能看到效果,不过孕妇绝对不能碰,这是堕胎猛药,我邻居刘阿姨就是靠这个控制住了水果不离手的习惯。

芦根:湿地里长出的"天然电解质" 新鲜的芦苇根嚼着就有丝丝甜味,晒干后煮水更是清冽甘甜,最佳搭配是配点藕节,各20克煮15分钟,对付吃完火锅后的火烧喉咙特别管用,去年装修房子吸了不少粉尘,天天喝这个汤,咳嗽都少了。

葛根:解肌退热的"颈部润滑剂" 经常落枕、脖子僵硬的朋友看过来!用葛根15克加生姜3片煮水,不仅能缓解颈肩酸痛,还能从根源解决因循环不畅导致的口干,但注意别晚上喝,升阳作用太强可能会失眠,我个人喜欢加点陈皮调味,喝起来像淡淡的凉茶。

淡竹叶:心火旺的"天然灭火器" 工作压力大导致舌尖红、长溃疡的,这就是你的救星,抓一把细长的叶片(约10克),煮沸当茶饮,能明显感觉心烦气躁减轻,不过这个性寒,连续喝别超过一周,最好搭配点炒麦芽护胃,我常把它和荷叶配着喝,祛暑效果翻倍。

五味子:生津敛汗的"全能选手" 最后说个特别的,这种酸甜带麻的果子能同时调理五脏,口干盗汗的用它5克捣碎泡水,怕冷腹泻的可以搭配黄芪,上火烦躁的就加菊花,但千万别被名字骗了,新鲜五味子直接吃多了会上火,必须经过炮制才行。

说了这么多,关键要对症使用,如果是偶尔口渴,麦冬玉竹泡水就行;长期干燥可能要配伍使用;病理性口渴必须就医,最后教大家个小窍门:舌头舔上颚分泌唾液,配合穴位按摩(承浆穴、廉泉穴),能应急缓解突发性口干,这个夏天,愿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神仙水"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