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草药里的明星选手,黄芩绝对算得上是隐藏的实力派,这个长得像枯树枝一样的根茎,在中医界可是有"消防员"的称号,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个药食同源的宝贝到底藏着多少本事。
千年传承的中药名片 黄芩又名"腐肠",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被记载入药,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老中医们常说"黄芩黄连苦参,清热泻火三剑客",足见其在中药界的地位,不过别看它现在身价不算高,在古代可是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的药材。
五大功效堪称全能选手
-
灭火队长——上焦热症克星 现代人熬夜加班、火锅烧烤不断,特别容易上火,这时候黄芩就像个清凉喷雾,对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特别管用,记得去年我感冒喉咙痛,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黄芩,喝完两剂就明显感觉嗓子松快了,不过要注意,它性寒适合实火,如果是阴虚导致的虚火,就要搭配其他药材了。
-
肠胃守护神——湿热杀手 黄芩最擅长对付肠道湿热,拉肚子、痢疾这些毛病遇到它就蔫了,特别是夏天吃坏肚子,用黄芩泡水喝比某些西药还管用,我邻居王阿姨每年立夏都煮黄芩甘草茶,她说喝了十几年,肠胃毛病少多了。
-
妇科圣手——带下病克星 很多女性朋友不知道,黄芩还是治疗妇科炎症的高手,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白带异常、盆腔炎,黄芩能帮上大忙,古方"黄芩散"就是专门调理这个问题的,不过具体用量还是要遵医嘱。
-
肝脏保护伞 经常喝酒应酬的朋友要注意了,黄芩可是护肝小能手,它能降低转氨酶,修复受损肝细胞,有个简单方子:黄芩10克+枸杞15克煮水,每天一杯,坚持一个月,很多人说体检指标都有改善。
-
美容养颜新宠 最近发现个新用法——祛痘面膜里加黄芩粉,它既能消炎杀菌,又能控油祛痘,纯天然不刺激,我自己试过把黄芩磨粉掺在绿豆泥里敷脸,对红肿痘痘确实有效,比某些药膏温和多了。
使用讲究多 这些坑千万别踩 虽然黄芩好处多,但用错反而伤身,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就像灭火器不能用在潮湿的木头上,孕妇更要避开,它活血的功效可能引起不适,还有人喜欢直接拿黄芩泡水喝,其实煎煮效果更好,建议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再小火慢煎。
现代研究的新发现 别以为黄芩只是老古董,现代医学发现它含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活性成分,抗菌抗病毒效果堪比抗生素,但不会产生耐药性,最近还有研究说它能抑制肿瘤细胞,虽然还在实验阶段,但潜力不容小觑。
居家妙用小偏方
- 上火牙痛:黄芩10克+生地15克煎水含漱
- 湿疹瘙痒:黄芩煮水晾凉后冷敷患处
- 口腔溃疡:黄芩粉撒在溃疡面(有点苦)
- 解酒护肝:醉酒后喝黄芩葛根汤
最后提醒一句,好药材也要用对方法,就像灭火器再好,也得会操作才行,建议大家在使用前咨询专业中医师,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特的,这个藏在中药柜角落里的草根英雄,值得我们